[ fēng yún yuè lù ]
指绮丽浮靡,吟风弄月的诗文。
《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含义】宏大高远的心志。
【出处】北周·庚信《周兖州剌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始游庠塾,不无儒者之荣;或见兵书,遂有风云之志。”
【含义】唐刘禹锡《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孤相公》诗:'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床。'后以'风前月下'指良辰美景。
【出处】唐·刘禹锡《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孤相公》诗:“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床。”
【含义】比喻变幻莫测的局势。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谁知好事多磨,风云不测,台谏官员看见同佥富豪宕,上本参论他赃私,奉旨发下西台御史,免不得收下监中。”
【含义】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出处】《周书·萧大圜传》:“人生若浮云朝露,宁俟长绳第景,实不愿之。”
【含义】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局势复杂,变化迅速,难以预料。
【出处】宋·胡宏《题上封寺》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