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ng sūn lù sù ]
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宋·陆游《壮士吟》:“风飧露宿宁非苦,且试平时铁石心。”
【含义】同'风飡水宿'。
【出处】
【含义】在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也作餐风宿露。
【出处】宋·陆游《宿野人家》:“老来世路浑谙尽;露宿风餐未觉非。”宋·范成大《元日》:“饥饭困眠全体懒;风餐露宿半生痴。”
【含义】在风中进餐,在雨中住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出处】
【含义】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出处】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
【含义】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远路的人艰苦和匆忙的情形。
【出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