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目乱珠】
                                    
                                        【含义】以鱼眼为珍珠。比喻以假乱真。同";鱼目混珠";
                                    
                                    
                                        【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鱼目混珠】
                                    
                                        【含义】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冒充真的。[近义词]滥竽充数。
                                    
                                    
                                        【出处】晋·卢谌《赠刘琨》:“夜光报于鱼目。”李善注引《雒书》郑玄注:“鱼目乱真珠”。
                                    
                                
                                
                            
                                
                                    【鱼目混珍】
                                    
                                        【含义】见“[[鱼目混珠]]”。
                                    
                                    
                                        【出处】《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唐·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蝘蜓嘲龙,鱼目混珍。”
                                    
                                
                                
                            
                                
                                    【鱼目混珎】
                                    
                                        【含义】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同“鱼目混珠”。
                                    
                                    
                                        【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