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鹄面鸠形】
【含义】面容枯憔,形体瘦削。形容饥疲的样子。指枯憔瘦削的人。
【出处】《明史·忠义传七·耿廷箓》:“小怨必报,何不大用于断头饮血之元凶;私恩必酬,何不广用于鹄面鸠形之赤子。”
【乌面鹄形】
【含义】脸黑如乌,身瘦如鹄。形容人困饿潦倒之状。
【出处】
【鹄形鸟面】
【含义】指饥疲瘦削的样子。
【出处】明归有光《送宋知县序》:“岁复荐饥,侯加意抚恤,向之逃亡者,鹄形鸟面,争出供役。”
【鸟面鹄形】
【含义】形容人因饥饿而瘦削的样子。
【出处】《资治通鉴·梁纪·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