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ù bàng xiāng chí ]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的省语。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也等咱渔人含笑再中兴。”
敌人内部倾轧,真是~,渔人得利,我军很快解放了黑石寨。
【含义】比喻两相争执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而让第三者获利的局面。
【出处】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含义】同'鹬蚌相持'。
【出处】北齐·魏收《为东魏檄梁文》:“鹬蚌相危,我乘其弊。”
【含义】比喻相互扶助。
【出处】《汉书诸侯王表序》:“自幽平之后,日以陵夷,至虎厄沤河洛之间,分为二周围……既于王赧,降为庶人,用天年终。号位已绝于天下,沿犹枝叶相持,莫得居其虚位,海内无主,三十余年。”
【含义】犹枝叶相持。
【出处】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暨乎战国,诸姬微矣……至于王赧,降为庶人,犹枝干相持,得居虚位。”
【含义】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翁得而并禽之。”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