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ū páo lì shí ]
同“麤衣惡食”。《後汉书·袁京传》:“﹝ 袁彭 ﹞行至清,爲吏麤袍糲食,終於議郎。”
【含义】亦作“麄衣糲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清苦。唐 李翱《左仆射傅公碑》:“夫人麤衣糲食,與兵士妻女均好惡,用助公事。”《云笈七籤》卷一一五:“麤衣糲食之外,所得施諸貧病。”元 柯丹丘《荆钗记·分别》:“麄衣糲食心無歉,爲親老常懷悽慘。”
【出处】
【含义】同'粗衣恶食'。
【出处】《后汉书·袁京传》:“[袁彭]行至清,为吏粗袍粝食,终于议郎。”
【含义】形容生活清苦。同“布衣蔬食”。
【出处】唐·房鲁《上节度使书》:“其愧非愧,布衣粝食,僮饥蹇驴也,所以愧者,彼何人也,予何人也。”
【含义】同'恶衣菲食'。
【出处】宋·苏轼《礼义信足以成德论》:“以为有国者皆当恶衣粝食,与农夫并耕而治一人之身,而自为百工。”
【含义】粗劣的衣食。常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