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ǔ tōu gǒu dào ]
同“鼠窃狗盗”。
【含义】窃:偷。像鼠、狗那样小量地窃取偷盗。指小偷小摸。也作“狗盗鼠窃”。
【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含义】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
【出处】
【含义】同“鼠窃狗盗”。
【出处】
【含义】旧时对造反者的贬称。
【出处】《旧唐书·郑畋传》:“畋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共剪狐鸣狗盗。”
【含义】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出处】《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被扣留在秦国;他的一个门客装狗夜入秦宫;偷盗出已经献给秦王的狐裘;送给秦王的一个爱妾;孟尝君才获得释放。又靠一个门客装鸡叫;骗开了函谷关的城门;才逃回齐国。《汉书·游侠传》:“繇(由)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甲;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补。”宋·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三十三·读孟尝君传》:“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