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ǐ yá wéi huò ]
见'齿牙为猾'。
《史记·晋世家》:“初,献公将伐骊戎,人曰:‘齿牙为祸。’及破骊戎,获骊姬,爱之,竟以乱晋。”
【含义】谓谗言造成灾祸。
【出处】《国语·晋语一》:“献公卜伐骊戎,史苏占之,曰:‘胜而不吉。’公曰:‘何谓也?’对曰:‘遇兆,挟以衔骨,齿牙为猾。”
【含义】见'齿牙为猾'。
【出处】唐·柳宗元《唐故邕管招讨副使试大理司直兼贵州刺史邓君墓志铭》:“然以忧栗间于多虞,卒成耳环目之塞,道致齿牙之猾。”
【含义】幸:幸运,幸福;祸:灾祸,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幸福可以转为灾难。
【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遇合》:“任久不胜,则幸反祸。”
【含义】形容爽朗地大笑。
【出处】宋·陶彀《清异录·作用》:“娄师德位贵而性通豁,尤善捧腹大笑。人谓师德笑,为齿牙春色。”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