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尊虽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
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
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
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注释
无赖:《汉·高帝纪》:“始大人常以臣亡赖。”注:“江淮之间,谓小儿多诈狡狯为亡赖。”
石角:《仇池记》:石角外向。
垂杨:《三辅黄图》:长杨宫中有垂杨数亩。
薄暮:《淮南子》:“薄暮而求之。”注:“薄,迫也。”王嗣奭曰:大抵高人贵介,所好不无浓淡暄寂之殊,如陶学士以取雪烹茶为清事,而党太尉以销金帐下浅斟低唱为乐事,然不知其为伐性之斧斤也。“风尘岂驻颜”,所以箴之者至矣。
猜您喜欢
志士惜妄动,知深难固辞。
如何久磨砺,但取不磷缁。
夙夜听忧主,飞腾急济时。
荆州过薛孟,为报欲论诗。
石城除击柝,铁锁欲开关。
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曙山。
巴人常小梗,蜀使动无还。
垂老孤帆色,飘飘犯百蛮。
军吏回官烛,舟人自楚歌。
寒沙蒙薄雾,落月去清波。
壮惜身名晚,衰惭应接多。
归朝日簪笏,筋力定如何。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
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
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
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
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
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
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
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
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
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
余笑曰:“寺何能飞?
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僧曰:“无征不信。
公爱之,何不记之!”
余曰:“诺。“
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素幕渡江远,朱幡登陆微。
悲鸣驷马顾,失涕万人挥。
参佐哭辞毕,门阑谁送归。
从公伏事久,之子俊才稀。
长路更执绋,此心犹倒衣。
感恩义不小,怀旧礼无违。
墓待龙骧诏,台迎獬豸威。
深衷见士则,雅论在兵机。
戎狄乘妖气,尘沙落禁闱。
往年朝谒断,他日扫除非。
但促铜壶箭,休添玉帐旂。
动询黄阁老,肯虑白登围。
万姓疮痍合,群凶嗜欲肥。
刺规多谏诤,端拱自光辉。
俭约前王体,风流后代希。
对扬期特达,衰朽再芳菲。
空里愁书字,山中疾采薇。
拨杯要忽罢,抱被宿何依。
眼冷看征盖,儿扶立钓矶。
清霜洞庭叶,故就别时飞。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