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远岳阳楼影孤,下窥梦泽渺平芜。
城南老树依然在,试问仙童重到无。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春天,四十八岁的白居易终于结束了四个年头贬谪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的生涯,赴任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他乘船沿长江逆流而上,途经岳州(今湖南岳阳)时,登上洞庭湖畔的岳阳楼,眺望那烟波浩渺、优美如画的无边春景,写下了《题岳阳楼》。
译文
岳阳城下的江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独上高楼倚靠着栏杆眺望。
春天,草木的绿色与远处洞庭湖的水色相接,傍晚的彩霞与湖水中的红波交相辉映,红波近处,似乎就是国都长安。
岸边山上的老猿正站在树上哭得凄惨,天上的大雁要从这浩渺无边的湖上横空飞过还有许多困难。
这个地方风景壮阔美丽,只可画成画障,挂在贵富人家的厅堂里供他们欣赏。
注释
漫漫:大水无边无际的样子。危楼:高楼。凭:倚、靠。
梦泽:即云梦泽,古代面积极大,包括长江南北大小湖泊无数,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到唐代,一般称岳阳南边的青草湖为云梦。
图障:画幅,画幛。唐人喜画山水为屏障,张挂在厅堂上。
华堂:华丽的厅堂。张:张挂。
赏析
前四句中有三句都是写洞庭湖的浩渺无边。首句“漫漫”一词将洞庭湖的浩渺写得生动形象,三、四两句对洞庭湖的广阔作了进一步的描绘。诗人眺望夕阳映照下的洞庭湖景色,不由想起了国都长安,这里暗用了晋明帝(司马绍)“日远长安近”的典故。“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一句,用“猿啼”、“雁渡”抒发诗人的漂泊流离之感,与上文“近长安”相呼应。诗的最后两句说洞庭湖风景壮阔优美,可以画成图画,让那些贵人们欣赏,这样贵人们也许可以体会到猿啼雁飞、流民逐客行旅的奔波之苦,含蓄地流露出羁旅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的怨愤。
诗为登楼抒怀之作。描绘登楼所见之景,抒写对京都的思念和行旅艰难的感慨。律诗中二联,常为一联写景,一联抒情。此诗突破常格,两联皆融合情景,境界深远。“春岸”两句,更融现景与想象于一体,为人称道。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情于景,在描绘优美动人的景色的同时,也透过“独”、“苦”、“难”、“唯堪”等字,向读者展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
洞庭涵浸八百里,岳阳楼高跨湖尾。
天空地迥豁疏襟,有客临风来徙倚。
是时穷冬天气昏,惨淡愁杀湘君魂。
层栏半落烟氛外,浩荡犹恐旋乾坤。
异时清霄玉鉴白,空明月路飞仙客。
明朝露华洗七泽,万顷寒光天一色。
眼中未见此境好,他日扁舟吾未老。
猜您喜欢
朱颜绿鬓少年郎,都变做白发苍苍。
尽教他花柳自芬芳,无心赏,不趁燕莺
忙。
【幺】东家醉了东家唱,西家再醉何妨?
醉的强,醒的强,百年浑是醉,三
万六千场。
桃花如面柳如腰,他生的且自妖娆。
醉阑乘兴会今宵,低低道,无语眼儿瞧。
【幺】揣着个羞脸儿娘行告,百般的撒吞妆夭。
气的我心下焦,空憋忄,莫不姻缘簿上,前世暗勾消。
相偎相抱正情浓,争忍西东?
相逢争似不相逢!
愁添重,我则怕画楼空。
【幺】垂杨渡口人相送,拜深深暗祝东风:“他去的高挂起帆,则愿休吹动。“
刚留一宿,天意肯相容?
春
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
桃红柳绿映池塘,堪游赏,沙暖睡鸳鸯。
【幺】宜晴宜雨宜阴,比西施淡抹浓妆。
玉女弹,佳人唱,湖山堂上,直
吃醉何妨?
夏
画般撑入柳阴凉,一派笙簧。
采莲人和采莲腔,声嘹亮,惊起宿鸳鸯。
【幺
】佳人才子游船上,醉醺醺笑饮琼浆。
归棹晚,湖光荡,一钩新月,十里芰荷香。
秋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
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
【幺
】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
湖水清,江潮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冬
彤去密布锁高峰,凛冽寒风。
银河片片洒长空,梅梢冻,雪压路难通。
【幺
】六桥顷刻如银洞,粉妆成九里寒松。
酒满斟,笙歌送,玉船银棹,人在水晶宫。
巴到黄昏祷告天,焚起香烟。
自从他去泪涟涟,关山还,抛闪的奴家孤枕独眠。
【幺】盼才郎早早成姻眷,知他是甚日何年?
何年见可怜?
可怜见俺成姻眷,天地下团圆,带累的俺团圆。
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风斫碎一川波。
长桥有影蛟龙惧,流水无声日夜磨。
两岸带烟生杀气,五更弹雨和渔歌。
秋来只恐西风恶,销尽锋棱恨转多。
红旭如铅海上来,苍苍烟雾小蓬莱。
东风昨夜醇如酒,吹得桃花满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