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三善殿夜望山灯诗

南北朝 · 江总

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
的的连星出,亭亭向月新。
采珠非合浦,赠佩异江滨。
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

分类: 寓理 

江总: 寓理 

注释

的的:明亮的样子。连星:谓光芒与星相连辉映。亭亭:高远的样子。
合浦:汉朝的一个郡,以盛产珍珠而著称。赠佩异江滨:典出旧题刘向《列仙传》,云江妃二女,游于江汉之滨,遇郑交甫,以佩珠赠之。交甫行数十步,佩珠与仙女皆不见。
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扶桑,神木名。相传日出于其下。

赏析

咏物诗在中国起源甚早。从现存作品来看,《诗经》中的《鸱鸮》,《楚辞》中的《桔颂》已肇其端。魏晋以后,作者渐众,作品渐多,如张协、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何逊等,都有“尚巧似”或“形似”的特色,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总结道:“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但这首诗咏山寺夜灯却基本上是出之以虚笔。首联言山灯明亮,照彻天地,如百花怒放,就像春天突然来到了人间。夜晚的冷寂,本不足比为春,今有灯火,不仅形象如花,亦为环境增添了暖色,所以这个比喻可以成立。这使世人想起了岑参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银花开。”比体和喻体之间反差也很大,这种相似或许不是偶然的。三、四两句是最实的一联,但写佛灯之盛、之亮,仍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五、六两句宕开一笔,调动神话传说,一方面渲染佛灯的不同寻常,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佛灯的神奇。至结尾处,诗人突发奇想,认为佛灯“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这固然是点出了某种喻意,但从自然现象来说,也是由黑夜到白天的一个自然的流程,从而使得通篇前后一体,非常圆融。
  诗人把黑暗的大千世界变为朗朗白昼,实则暗示佛教是人们心中的一盏明灯,但这层意思完全融于诗化的语言之中,毫无枯涩之感,这反映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猜您喜欢

侍宴玄武观诗

隋代 · 江总

诘晓三春暮。
新雨百花朝。
星宫移渡{罒/干}。
天驷动行镳。
斾转苍龙阙。
尘飞饮马桥。
翠观迎斜照。
丹楼望落潮。
鸟声云里出。
树影浪中摇。
歌吟奉天咏。
未必待闻韶。

哭鲁广达诗

隋代 · 江总

黄泉虽抱恨。
白日自留名。
悲君感义死。
不作负恩生。

墨子怒耕柱子

先秦 · 墨子及弟子

墨子怒耕柱子。
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
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
耕柱子曰:“将策骥也。“
墨子曰:“何故策骥也?“
耕柱子曰:“骥足以策。“
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
耕柱子悟。

分类: 初中文言文  寓理  教育  故事 

子革对灵王

先秦 · 左丘明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
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
  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
右尹子革夕,王见之。
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
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
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
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
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
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
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
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
周不爱鼎,郑敢爱田?“
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
诸侯其畏我乎?“
对曰:“畏君王哉!
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鏚柲,敢请命。“
王入视之。
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
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
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王出,复语。
左史倚相趋过。
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
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
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

  王曰:“子能乎?“
对曰:“能。
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
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
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
  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
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
’信善哉!
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

分类: 古文观止  叙事  寓理 

孟母三迁

两汉 · 刘向

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
乃去,舍市旁。
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分类: 小学文言文  教育  故事  寓理  母亲 

游摄山栖霞寺诗

隋代 · 江总

小序祯明元年太岁丁未四月十九日癸亥。
入摄山展慧布法师。
忆谢灵运集还故山入石壁中寻昙隆道人有诗一首十一韵。
今此拙作。
仍学康乐之体。
霡霂时雨霁。
清和孟夏肇。
栖宿绿野中。
登顿丹霞杪。
敬仰高人德。
抗志尘物表。
三空豁已悟。
万有一何小。
始从情所寄。
冥期谅不少。
荷衣步林泉。
麦气凉昏晓。
乘风面泠泠。
候月临皎皎。
烟崖憇古石。
云路排征鸟。
披径怜森沉。
攀条惜杳袅。
平生忘是非。
朽谢岂矜矫。
五凈自此涉。
六尘庶无扰。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