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与友人书(节选)

清代 · 顾炎武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译文

人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进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会染上某些习气而自己没有察觉。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坐马车的盘缠,也仍要广泛的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要(将自己的思想)与古人的思想相合,以便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才)差不多能掌握学问的十分之五六。如果又不岀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如面壁(不问世事)一般,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的。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仍须努力地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

注释

孤陋:片面、浅陋。觉:自觉。域:地方。资:盘缠。审:详细。审问:详细考究。稽:探究,考察。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邑:地方,丘:孔丘,即孔子。以:动词,和“如”“若”相同。勉:勤勉,努力。为学;做学问方:地方穷僻之域:贫困偏僻的地方。犹当:还应当。济:有利。丘:孔子。

赏析

顾炎武是我国十七世纪的一位杰出的爱国活动家和具有进步思想的启蒙学者,博学强记,耿介绝俗,以著作《日知录》驰名于世。
  抗清失败后,顾炎武奔走南北,眼界大开,对人生的认识也更加殷实、深刻了。针对当时知识分子崇尚“游谈无根”的理学情况,《与友人书》以“为学”为话题,发抒了独具个性的治学观。
  文章的结构呈放射状。作者从为学者与自我、现实的学友、书本(实际上仍是人——古代作者或书中古人)、历史的“学友”(文中提到了孔子,实际上是指对提升学者的学养有帮助的一切古人)的关系切入,精到地阐述了这四组关系中的心灵互动的重要性。他要求为学者做到博学审问(广泛涉猎,详细考究)、稽(与别人心灵契合)、求其是非之所在(实际上指学会辨析,学会批判),使别人的东西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疆域。作者强调为学不是始于学习,终于学习,而应该联系实际,学有所用,即“有济于天下”。为学应该贯穿人生的始终,不进则退。这是为学者必须谨记的一条法则,圣人也不例外。
  文中提倡的是一种注重“广博、渊深、实用”三位一体的治学观,辨证而深刻,实在而灵活。这不仅对当时的学人具有警策的作用,对现代的人们如何打造书香人生,创建学习型社会,也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的。

猜您喜欢

五岳

清代 · 顾炎武

五岳何时遍,行游二十春。
谁知禽子夏,昔是去官人。

汉三君诗 其三 昭烈

清代 · 顾炎武

卓矣刘豫州,雄姿类高帝。
一身寄曹孙,未得飞腾势。
立志感神人,风云应时至。
翻然遂翱翔,二豪安得制。

詶程工部先贞

清代 · 顾炎武

绵上耕山日,青门灌圃时。
怀人初有叹,裂素便成辞。
一雁陵秋阔,双鱼入水迟。
任城楼突兀,大野泽参差。
物象今来异,天心此际疑。
风沙春气乱,彗孛夜芒垂。
见魃当郊舞,闻人叫庙嘻。
频翻坤轴动,乍斗日轮亏。
水竭愁鱼鳖,山空困鹿麋。
伤心犹赋敛,举目尽流离。
旅计真无奈,朋欢可更追。
秋吟詶鲍照,日饮对袁丝。
蛬急当轩响,花繁绕砌枝。
朱弦弥唱古,白雪每誇奇。
剑术人谁学,琴心尔共知。
三年嗟契阔,只羽倦差池。
尚愧劬劳忆,还添老大悲。
几窥尼父室,独近董生帷。
器忝南金许,文承绣段诒。
清风来彩笔,疏韵落芳卮。
西蜀元方草,东周梦未衰。
会须陪燕笑,重和邺中诗。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