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赏析
唐代饮茶风气日炽,上自权贵,下至百姓,皆崇尚茶当酒。茶宴的正式记载见于中唐,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曾与赵莒一块办茶宴,地点选在竹林,但不像“竹林七贤”那样狂饮,而是以茶代酒,所以能聚首畅谈,洗净尘心,在蝉呜声中谈到夕阳西下。钱起为记此盛事,写下这一首《与赵莒茶宴》诗。
全诗采用白描的手法,写作者与赵莒在翠竹下之下举行茶宴,一道饮紫笋茶,并一致认为茶的味道比流霞仙酒还好。饮过之后,已浑然忘我,自我感觉脱离尘世,红尘杂念全无,一心清静了无痕。俗念虽全消,茶兴却更浓,直到夕阳西下才尽兴而散。
诗里描绘的是一幅雅境啜茗图,除了令人神往的竹林外,诗人还以蝉为意象,使全诗所烘托的闲雅志趣愈加强烈。蝉与竹一样是古人用以象征峻洁高志的意象之一,蝉与竹、松等自然之物构成的自然意境是许多文人穷其一生追求的目标,人们试图在自然山水的幽静清雅中拂去心灵的尘土,舍弃一切尘世的浮华,与清风明月、浮云流水、静野幽林相伴,求得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猜您喜欢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蟠木无匠伯,终年弃山樊。
苦心非良知,安得入君门。
忽忝英达顾,宁窥造化恩。
萤光起腐草,云翼腾沉鲲。
片石世何用,良工心所存。
一叨尉京甸,三省惭黎元。
贤尹正趋府,仆夫俨归轩。
眼中县胥色,耳里苍生言。
居人散山水,即景真桃源。
鹿聚入田径,鸡鸣隔岭村。
餐和俗久清,到邑政空论。
且嘉讼庭寂,前阶满芳荪。
晨光起宿露,池上判黎氓。
借问秋泉色,何如拙宦情。
磨铅辱利用,策蹇愁前程。
昨夜明月满,中心如鹊惊。
负恩时易失,多病绩难成。
会惜寒塘晚,霜风吹杜蘅。
司马相如,美丽闲都,游于梁王,梁王悦之。
邹阳谮之于王曰:“相如美则美矣,然服色容冶,妖丽不忠,将欲媚辞取悦,游王后宫,王不察之乎?“
王问相如曰:“子好色乎?“
相如曰:“臣不好色也。“
王曰:“子不好色,何若孔墨乎?“
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闻齐馈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车,譬犹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
若臣者,少长西土,鳏处独居,室宇辽廓,莫与为娱。
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景曜光起。
恒翘翘而西顾,欲留臣而共止。
登垣而望臣,三年于兹矣,臣弃而不许。
“窃慕大王之高义,命驾东来,途出郑卫,道由桑中。
朝发溱洧,暮宿上宫。
上宫闲馆,寂寞云虚,门阁昼掩,暧若神居。
臣排其户而造其室,芳香芬烈,黼帐高张。
有女独处,婉然在床。
奇葩逸丽,淑质艳光。
睹臣迁延,微笑而言曰:‘上客何国之公子!
所从来无乃远乎?
’遂设旨酒,进鸣琴。
臣遂抚琴,为幽兰白雪之曲。
女乃歌曰:‘独处室兮廓无依,思佳人兮情伤悲!
有美人兮来何迟,日既暮兮华色衰,敢托身兮长自思。
’玉钗挂臣冠,罗袖拂臣衣。
时日西夕,玄阴晦冥,流风惨冽,素雪飘零,闲房寂谧,不闻人声。
于是寝具既陈,服玩珍奇,金鉔薰香,黼帐低垂,裀褥重陈,角枕横施。
女乃驰其上服,表其亵衣。
皓体呈露,弱骨丰肌。
时来亲臣,柔滑如脂。
臣乃脉定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
翻然高举,与彼长辞。“
年少工文客,言离却解颜。
不嗟荆宝退,能喜彩衣还。
新月来前馆,高阳出故关。
相思东北望,燕赵隔青山。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
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
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
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