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
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
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
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将军既坎壈,使者亦辛酸。
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
译文
古人重视信守诺言,而您躬行重然诺之道并不感到困难。
您为报答知己,不辞奔波万里,赴边杀敌,您这信守诺言的品格实在令人感叹。
您驱马纵横驰骋于西域极远之地,您高妙的击剑之术直指楼兰古国。
您出征的行程穷尽北庭地区,您出击的锋芒直逼西海这寒冷的地带。
您学识渊博令人肃然仰望,您文笔俊秀令儒者钦佩。
您进入幕府,被委以重任,奉命赴执法者之任。
您勤于训练士卒,队伍在训练中日益精锐,征战中杀尽敌寇,无一漏网。
战胜后面见天子,进奉俘虏和战利品,论起功勋,狄司马以赫赫战绩居于首位。
您在宫殿之前激昂陈词,顾盼之间,神采飞扬,如身处青云之端一般令人景仰。
谁曾想到,如此纵横战阵之间的谋略,竟被权势者从中干扰,不被君王采纳。
您因此而不得一展抱负,亲见此事的传令使者也为您感到悲哀和不平。
您光明磊落,不肯趋附权贵,因而被迫客居他乡担任一个小官。
我知道您现在很不得志,但我相信,有朝一日您会像鹏鸟一样直上高空,实现凌云壮志。
注释
无宿诺:实现诺言不过夜。
月窟:月生之地,指极西之地。剑术:击剑的技术。楼兰:古西域国名,遗址在今新疆若羌。
北庭:唐朝都护府,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西海:今新疆吐鲁番。
森然:严肃貌。翰:长而硬的鸟羽,借指毛笔、文字等。
入幕:入为幕僚。绾:旋绕打结。铁冠:即法冠,以铁为柱,置于冠上,执法者服之。
献捷:战胜后,进奉俘虏和战利品。
丹墀:古时宫殿前涂上红色的台阶。顾盼:向左右或周围看去。
纵横策:克敌制胜之术。权势:指居高位有势力之人。
坎壈:困窘,不得志。
耿介:光明磊落,不趋炎附势。挹:作揖。三事:即三公,泛指高级官员。羁离:寄居为客。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狄司马的高尚品行。诗一开头即以“无宿诺”作赞誉之词,将狄司马这位志行高洁之人的伟岸形象凸现出来,令人有高山仰止之感。随即对狄司马品质高贵、英勇善战展开描写,言辞铿然有声,一位从金戈铁马中浴血奋战而出的英雄形象巍然屹立。虽然诗人对狄司马的功勋、神采有较多的着墨,但最终落笔之处还是他内在品质的高尚。到慷慨陈词于君王之前是狄司马内心之高洁而外露为信守然诺、奋勇杀敌、功勋赫赫的极致。在这极致之时笔锋陡转,言及狄司马为权贵所嫉,难以一展抱负,对比强烈,令人于恍然若失中领悟到更深的人生哲理。最后诗人劝勉友人不要灰心,相信功业终有成就之日,这正是诗人对友人的钦佩是根本于其志行高洁,而非表面的功勋显耀的体现。全诗语言古拙,对仗工整,一韵到底,表现了诗人卓越的文艺才能。
猜您喜欢
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
暂别庐江守,将游京兆天。
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
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
耕地桑柘间,地肥菜常熟。
为问葵藿资,何如庙堂肉。
忆昨相逢论久要,顾君哂我轻常调。
羁旅虽同白社游,诗书已作青云料。
蹇质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
长歌达者杯中物,大笑前人身后名。
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征求尽。
此时亦得辞渔樵,青袍裹身荷圣朝。
犁牛钓竿不复见,县人邑吏来相邀。
远路鸣蝉秋兴发,华堂美酒离忧销。
不知何日更携手,应念兹晨去折腰。
独坐见多雨,况兹兼索居。
茫茫十月交,穷阴千里馀。
弥望无端倪,北风击林箊.白日渺难睹,黄云争卷舒。
安得造化功,旷然一扫除。
滴沥檐宇愁,寥寥谈笑疏。
泥涂拥城郭,水潦盘丘墟。
惆怅悯田农,裴回伤里闾。
曾是力井税,曷为无斗储。
万事切中怀,十年思上书。
君门嗟缅邈,身计念居诸。
沉吟顾草茅,郁怏任盈虚。
黄鹄不可羡,鸡鸣时起予。
故人平台侧,高馆临通衢。
兄弟方荀陈,才华冠应徐。
弹棋自多暇,饮酒更何如。
知人想林宗,直道惭史鱼。
携手风流在,开襟鄙吝祛。
宁能访穷巷,相与对园蔬。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
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
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
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
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
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
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
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夫璧非赵璧乎?
而十五城秦宝也。
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
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
秦王未必不返璧也。
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
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
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
悄无人语重帘卷。
屏山掩梦不多时,斜风雨细江南岸。
昼漏初传,林莺百啭。
日长暗记残香篆。
洞房消息有谁知,几回欲问梁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