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
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
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
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
损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
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
十步两躩跃,三呼一交兵。
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
豁此伉俪愤,粲然大义明。
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
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
名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
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
津妾一棹歌,脱父于严刑。
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
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
要离杀庆忌,壮夫所素轻。
妻子亦何辜,焚之买虚声。
岂如东海妇,事立独扬名。
背景
此诗大概是天宝五载(746)夏,李白游山东济南时所作。诗中以热情的语言和夸张的笔法,描述了一位勇敢侠义的妇女为丈夫报仇的事迹。据诗云:“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可知实有其事。这首诗即事命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及风俗习尚。
译文
梁山的倾颓,是因被杞梁妻的恸哭所感动。
这真是深情所在,金石为开啊。
东海有一位勇妇,其英勇之事迹,一点也不比关东为父报仇的贤女苏来卿差。
她曾向越处子一样的击剑名家学剑,超腾跳跃,快若流星。
她为夫报仇,慷慨捐躯,万死不顾。
她手执雪刃,其精诚可感上苍。
十步两跃,三呼一击地与仇人交战。
结果将仇人之头,高悬于城门之上;将仇人之肠肺,用脚践踏为泥。
以此来报答其夫妻伉俪之情,此举大义粲然,为人称颂。
北海的李使君,将此事上奏朝廷。
朝廷下旨免罪,以警风俗。其事迹在东海之畔诸郡厂为传颂。
从此她的芳名著于《列女传》之中,在史籍上万古流芳。
汉朝肘,皇帝因缇萦而免了其父淳于公的牢狴之灾。
战国内,赵国的津吏之女一曲棹歌从而使其父脱了严刑之苦。
由此看来,就是有十个儿子,若都是些不肖之子,也不如一个女中豪杰。
以前,战国时的刺客豫让,空斩赵襄子之衣,虽有壮心而其事不成。
春秋时刺杀庆忌的刺客要离,更是为壮土所不齿。
其妻子儿女又有问罪?竞让他焚死以邀买虚名。
他们哪里能比得上这位东海的勇妇啊,事成之后,在青史上独擅美名!
注释
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用杞梁妻哭倒城墙事。
金石:《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勇妇:胡震亨云:“勇妇者,似即白同时人。”苏子卿:当为苏来卿之误。
越处子:春秋时越国一个女剑侠。参见本集《结客少年场行》注。
躩跃:跳跃。
掉:悬挂。国门:都城门。蹴:踢也。五藏:即五脏。藏.原作臧,误。
伉俪:夫妻。
北海:即青州。天宝正午改加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益都县。李使君:使君,原作史君,误。
沧瀛:王琦注:“沧瀛,谓东方海隅之地。又,沧州,景城郡;瀛州,河间郡。与青州北海郡相邻近,似谓其声名播于旁郡也。”
淳于免诏狱:淳于公。西汉人,为齐太仓令,有罪当刑。系之长安。其有五女,无男。
津妾:名娟,赵河津吏之女。
豫让:战国时刺客。事见《战国策·赵策》。
要离:春秋时吴国刺客。事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赏析
全诗分为四段。“梁山”四句为第一段,是比兴性文字,作为发端。言夫妇之深情可以感动无情的土石。前二句言事,后二句言情。“东海”以下“大义明”以上十四句为第二段,写东海勇妇“捐躯报夫仇”。其义,可比报父仇的苏来卿。其勇,可比战胜妖精白猿公的剑客越处子。“超腾”、“躩跃”、呼喊,斩仇首,抛国门,剖仇腹,踏内脏,皆言其勇。“大义明”与“报夫仇”相呼应。“北海”以下“已光荣”以上六句为第三段,写东海勇妇的义举感动朝野,非但免除了其死罪,而且美誉流传,名列史册。末十四句为第四段,用类比和对比的手法,写东海勇妇义举的突出。她的举动可比脱父于肉刑的淳于缇萦和救父免死刑的津吏女;胜过心有余而力不足,空击仇衣的豫让和为刺庆忌,焚妻子、买虚名、为士所轻的要离。“捐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为全诗之纲,前者言事,后者言情。
颂美也是古诗的一种原则,李白乐府诗中,属于颂美的篇章也有不少。如《临江王节士歌》、《司马将军歌》、《东海有勇妇篇》、《秦女休行》,都是以古今烈士、节妇为对象的颂美之作,同样表现了李白个人的人生理想。整体上看,李白乐府诗创作正是上述言志、讽兴为基本的写作原则的一种有宗旨的写作,体现了力求恢复风雅乐流传统的创作理想。
猜您喜欢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谈笑三军却。
交游七贵疏。
仍留一只箭。
未射鲁连书。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
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金镜霾六国,亡新乱天经。
焉知高光起,自有羽翼生?
萧曹安屹屼,耿贾摧欃枪。
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
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
激昂风云气,终协龙虎精。
弱冠燕赵来,贤彦多逢迎。
鲁连善谈笑,季布折公卿。
遥知礼数绝,常恐不合并。
惕想结宵梦,素心久已冥。
顾惭青云器,谬奉玉樽倾。
山阳五百年,绿竹忽再荣。
高歌振林木,大笑喧雷霆。
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
吐辞又炳焕,五色罗华星。
秀句满江国,高才掞天庭。
宰邑艰难时,浮云空古城。
居人若薙草,扫地无纤茎。
惠泽及飞走,农夫尽归耕。
广汉水万里,长流玉琴声。
雅颂播吴越,还如泰阶平。
小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
群凤怜客鸟,差池相哀鸣。
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
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
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
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
长叹即归路,临川空屏营。
分类: 叙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向日一作:向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塞上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