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嵎夷绝世纷,溪流门外带朝曛。
平临天汉参差见,西望瑶池远近分。
鹿女下时苔有迹,鲛人潜处水生纹。
知君悟得幽栖意,闲对沧浪学卧云。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背景
皇祐五年(1053),梅尧臣居母丧回到家乡。他徜徉于家乡秀丽的景色中,写了不少诗,寄托对山水及人生的情趣。这首诗作于至和二年(1055)乡居时。
译文
我来到东溪边观赏溪景,面对着水中的孤石迟迟舍不得上船离开。
野鸭在岸边睡着,充满闲情逸趣;老树伸展着秀丽的枝干,繁花似锦,惹人喜爱。短短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溪旁短短的蒲草整齐得似乎经过修剪,平坦的沙岸,洁白的沙石仿佛多次被粗选细筛。
我虽然迷上了这里但不得不回去,傍晚到家马儿已累得精疲力衰。
注释
东溪:即宛溪,在作者家乡安徽宣城。溪发源于天目山,至城东北与句溪合,宛、句两水,合称“双溪”。溪中多石,水波翻涌,奇变可玩。
野凫:野鸭。短短(pú)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shāi)。蒲茸:初生的菖蒲。
住不得:再不能停留下去了。薄暮:黄昏。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得意新语工,结构严密,体现了诗人的一片闲情逸致。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诗人专门乘舟到东溪去看水,一是说明东溪水好,再就是诗人自己“爱闲”’整天挣扎在名利场中的过客是无暇欣赏山水的;第二句写到了东溪,登山孤屿,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不由地流连忘返。“发船迟”正见此意。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四句具体描绘东溪风光。坐临孤屿,诗人看到的是野鸭眠岸,老树着花,短短蒲茸和平平沙石,平平常常的野鸭在岸边栖息,诗人竟看到了其中的闲意,不是“闲人”哪有此境界?这正是推己及物,物我两忘。又看到老树着花,盘枝错节,人老心红,焕发了诗人的青春气息。“无丑枝”新颖俏皮,恬淡悠然的心绪又一次得到深化。再看那“齐似剪”的蒲茸,“净于筛”的沙石更觉赏心悦目,心灵也得到了净化。
结句“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风景虽好,但不是自己的久居之地。“情虽不厌”回应了首句的“发船迟”,天色已晚,“住不得”说出了心中的无奈,薄暮催人回,车马也劳顿了一天了。
阳安多胜概,刘子卜郊居。
江流清牖户,山列围庭衢。
仙源有流水,寄在青溪东。
乱石不阻海,晴天时领虹。
岩芝照自喜,松露滴还空。
广把三千钓,吾寻八十翁。
猜您喜欢
遥持使节下南天,去路逢春自客边。
绣枕香衾眠独夜,金杯银烛梦离筵。
九重阿阁丹霄上,五两轻帆绿水前。
枌社旧游情最洽,不堪回首各风烟。
隐君襟抱何萧散,一生爱云喜云懒。
山中结屋近云林,长得与云相往返。
杜陵水竹旧为邻,风泉满院花草春。
辋川山水不堪数,平泉树石那足珍。
床头纵横满书卷,欲读不读兴即倦。
三年不折元亮腰,两日一洗嵇康面。
一身天地任夷犹,等閒万事空中浮。
卷舒聚散无定所,造化真宰难去留。
人情翻覆亦堪怪,白衣苍狗多变态。
逐岩出岫纵无心,一去一来能自在。
君不见傅岩憔悴版筑翁,武丁感梦图仪容。
幡然特为苍生起,大施霖雨应从龙。
落叶掩空斋,虫声益旅怀。
星霜愁桂玉,天地老形骸。
清漏闻三殿,疏砧动六街。
朝班催晓梦,不得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