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乡春晚,似入仙源。
拾翠处、闲随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尘。
心心在,柳外青帘,花下朱门。
对景且醉芳尊。
莫话消魂。
好意思、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
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啼痕。
背景
这首词可能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词人在颍昌府任官。作者某日踏青游赏写下了这首词,寄托着作者的生活理想。
译文
在一个暮春的时节,我郊游踏青,桃红柳绿,恍如进入了桃源仙界。捡拾翠羽、采摘鲜花,闲闲地随着曲曲的流水前进。踏青的路上,不经意间宝马香车留下的浓浓芳香惹起了自己的春心。心中牵念,都在柳荫外的酒家歌楼,花树下的朱门绣户。
对着芳景,聊天并且借助美酒来消忧,不要说起那让人销魂的离愁吧。美好的心意,我们曾共一轮明月;痛苦的滋味,最是那黄昏时分。相思的时候,只有那一封封信笺、满袖的泪痕。
注释
两同心:词牌名。此调有三体,这首词为平韵体,创自晏几道。双调六十八字,上片七句三平韵,下片七句四平韵。楚乡:楚地。仙源:特指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境地桃花源。拾翠:拾取翠乌羽毛以为首饰。后多指妇女游春。踏青:古人有农历二月二日或三月上巳日郊游的习俗。香尘:带有花香的尘土。心心:彼此间的情意。青帘:旧时酒店门口挂的幌子,多用青布制成。此处借指酒家。朱门:红漆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
“莫话”句:谓不要说伤心的话。意思:心情,情绪。
赏析
上片写春游赏识美女。清明、寒食时节,春光仍好,许多女子外出踏青拾翠,词人尾随其后,饱览秀色。张先《木兰花》云:“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这是唐宋时期诸多男子猎艳的日子。平日难得见到郊外如此莺莺燕燕,花花绿绿。秦观《望海潮》云:“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写的就是一次类似的经历。“柳外青帘,花下朱门”中的那位歌妓,最为美艳,最叫词人动心,心心牵挂,眷恋不已。
下片写与歌妓相聚相别。词人尾随到朱门,与歌妓有了“对景且醉芳尊”的销魂经历。明月下共饮共眠,让词人记忆深刻;到次日黄昏,不得已告别离去,让词人都是“恶滋味”。分手后,自然“一纸红笺”传递相思情意,红笺上有无数相思泪痕。
晏几道的这首小词,使用了一些口语化的词汇,更好地表现了儿女情长,恩怨尔汝。正如陈廷焯所点评的那样,像“好意思、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在语言风格上确实和元曲的自然泼辣非常接近。
猜您喜欢
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
帘卷玉钩斜,九衢尘欲暮,逐香车。
露华高,风信远,宿醉画帘低卷。
梳洗倦,冶游慵,绿窗春睡浓。
彩条轻,金缕重,昨日小桥相送。
芳草恨,落花愁,去年同倚楼。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因他害,染病疾,相识每劝咱是好意。
相识若知咱就里,和相识也一般憔悴。
疏梅月下歌金缕。
忆共文君语。
更谁情浅似春风。
一夜满枝新绿、替残红。
苹香已有莲开信。
两桨佳期近。
采莲时节定来无。
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金风玉露初凉夜,秋草窗前。
浅醉闲眠。
一枕江风梦不圆。
长情短恨难凭寄,枉费红笺。
试拂么弦。
却恐琴心可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