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
萧萧疏雨乱风荷。
微云吹散,凉月堕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
无人能唱采莲歌。
小轩欹枕,檐影挂星河。
赏析
此词抒写作者与客湖上饮归的情怀。词之片写宴集既散,余兴未尽,下片写湖上归来后的心情。全词风格于简淡中见含蓄。
上片起首两句写词人于宴集结束后,兴致犹浓,特地绕道来到湖边,原想看看湖边港湾水草茂密之处那些翻跳出水、闪着白光的鱼儿,但夜色朦胧,湖水平静,只听得雨声稀朗,打落随风翻乱的荷叶上。
这首两句是倒装句,表现出作者的体物入微。“却傍水边行,叶底跳鱼浪自惊。”(《南乡子》)观看鱼儿从水中跳起又落下本是他的乐趣,但眼前天暗波平,只有晚风疏雨翻乱荷叶的萧萧之声。忽然,风过处,云散去,一片凉月,影入湖中。这里不说是月影,而要说月堕平波,乃是由于作者正注目沉沉湖水,忽然湖清见月,几疑月儿从天上落下。
过片谓词人于酒宴之上仅仅饮下一点白酒,就竟然颇有醉意“散发婆娑”,极写自己披头散发,徘徊纳凉,以解除酒后燥热烦闷之感。“无人”句是说想听支采莲小曲,聊以解闷,但夜深人静,无人放歌,而愁闷也只好郁积心底,无从排遣。这里的“无人”,其实是藉以说明作者的沉忧和孤独感,也是深一层的写法。
结尾两句写夜深之后,作者于小轩中倚枕而卧,难以入睡,但见月光之下,屋宇飞檐,投影于地,十分清晰,天上银河垂悬,好似挂檐角之上。通过这一静景描写突出了作者月夜沉思的形象。
作者月下沉思的具体内容,词中没有点透,这就为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给人以意蕴深长之感。
猜您喜欢
麦陇深初转,桃溪曲渐成。
绿槐重叠午阴清。
更有榴花一朵、照人明。
画栋清微暑,疏帘入晚晴。
请君坐待縠纹平。
看取红幢翠盖、引前旌。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
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
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
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
长安不到十四载,酒徒往往成衰翁。
九环宝带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
翩跹飞舞半空来。
晓风催。
巧萦回。
野旷天遥,回望兴悠哉。
欲问玉京知远近,试携手,上高台。
云涛无际卷崔嵬。
敛浮埃。
照琼瑰。
点缀林花,真个是多才。
说与化工留妙手,休尽放,一时开。
雪后郊原,烟林静、梅花初坼。
春欲半,犹自探春消息。
一眼平芜看不尽,夜来小雨催新碧。
笑去年、携酒折花人,花应识。
兰舟漾,城南陌。
云影淡,天容窄。
绕风漪十顷,暖浮晴色。
恰似槎头收钓处,坐中仍有江南客。
问何如、两桨下苕溪,吞云泽。
漫叟以公田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
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
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
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