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
江山重叠倍销魂。
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
清愁满眼共谁论。
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赏析
这首词,作于李之仪居今当涂期间的某年春天。
凌歊台,南朝宋孝武帝曾建避暑离宫于此。实际上,凌歊台并不很高(据《太平寰宇记》载仅高四十丈),只是因周围平旷,才望得很远。李之仪的这首词就是登此台远望之所得。目的在借景发挥,借登凌歊台以抒发内心的感慨。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起首用“偶向”二字,便透露出他平时幽居抑郁的心情。李之仪虽身在江南,心犹念汴京和故土(李之仪的家乡在今山东无棣)。登高以眺远,自难免引起万千感触。但词人仅用“春光已过三分”一句概括他种种思绪,把无穷的空间感化作有限的时间感,从而收到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销魂”一词,兼有极度高兴和极度伤心两方面的含义。
“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飞花、坠絮,本都是自然形态的东西;但经过诗人的渲染,便都变成了含情物。飞花,指他人之乘风直上,舞态翩跹,得意非常;坠絮,喻己身之遭谤被逐,堕地沾泥,了无痕迹。
下片点明题意:“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伤感甚”,指以往岁月里所遭受的政治打击。“那堪旧恨仍存”,意味着此刻、此后仍然“旧恨”绵绵。“清愁”,指所触起的新愁。词人在“愁”字下加用“满眼”一词,便使人觉得愁如春天的游丝弥漫空际。至于愁些什么,词人并未明言,因此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共谁论”,进一步表明诗人块然独处,竟无人可为解愁。
“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却,这里作“岂”解,“却应”即“岂应”。词人目睹凌高欠台下春草丛生,很自然会联想起淮南小山《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著名诗句。但李之仪这里的“王孙”指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词人把归乡不得的怨恨归咎于春草的不解相忆,实乃貌似无理却至情的说法。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姑溪词提要》谓李之仪“小令尤清婉、峭蒨,殆不减秦观。”可谓一语中的,总括了李之仪小词的特点。这首词就是明证。
猜您喜欢
向晚云骤合,雨点如车轮。
入夜势转暴,对面语不闻。
初疑坤轴裂,渐觉河海翻。
倾注恣豪放,沟渎莫吐吞。
平地忽五尺,呼叫均四邻。
下堰上辄隙,东塞西遽奔。
一身应百给,坐卧不得申。
旦自秉锸刀,彳亍意已昏。
念兹嗷嗷农,拱手过一春。
入夏又将半,寸苗无宿根。
祈祷备众伎,杳杳天九阍。
饥殍漫狼藉,极目无烟村。
及此滂沛泽,一洗疮痍痕。
劳我敢有词,故喜气已温。
置酒会宾客,耕辍翁语孙。
尔年非可期,我责亦粗伸。
欲赴固踊跃,感慨扃重门。
睡美不觉晓,蜕然犹恋床。
未能忘夜旦,已自懒衣裳。
供佛添新水,持经续旧香。
不知门外路,何事有归艎。
爱山依山住,如山不少下。
山中所有多,惟取不容舍。
烟云实交游,松竹乃保社。
尚欠目所穷,披剪宁问槚。
廓然宇宙宽,信矣和无寡。
隐隐彻四垂,万象入坯冶。
初疑彩间错,又若墨匀洒。
造化非适然,一一类见假。
吾友端可人,韵胜不少野。
更将桃李俱,参差移拱把。
时哉须自勉,岁月甚奔马。
得难未易失,讵有长年者。
何妨倒载归,日日无虚斝。
举头忽见衡阳雁。
千声万字情何限。
叵而薄情夫。
一行书也无。
泣归香阁恨。
和泪掩红粉。
待雁却回时。
也无书寄伊。
天边金掌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