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鸭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
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
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
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一声莺。
背景
南宋初期,由于当时词人多写闺中之人,言闺中之事。然而词人中年后流露出对这种文风的反感,因此,本首细腻软媚的《乌夜啼》应是词人年轻时所作,与其后期粗犷豪放的文风大相径庭。
译文
金色的鸭形香炉中暖香未尽,绿窗外的夕阳依然光明。清香的发油把头发抹得亮腻,午后躺于床上,懒把身起,玉钗坠落也悄无声息。
打秋千的伙伴被我疏冷,连平日喜爱的打马游戏此时也没了心情。绣屏旁爱情的美梦突然惊醒,都怪花丛外那只黄莺冒失地啼叫一声。
注释
金鸭:一种镀金的鸭形铜香炉。绿窗:绿色纱窗,代指女子居室。兰膏:一种润发香油。云寰:高耸的环形发髻,泛指乌黑秀美的头发。无声:没有声音。
冷落:冷清;不热闹。秋千:名词作动词,指玩耍秋千。伴侣:同伴;伙伴。阑珊:衰减;消沉。打马:古代博戏名,是宋代妇女闺房中的一种游戏。心情:兴致,情趣。潇湘:梦说“潇湘”。
赏析
《乌夜啼·金鸭馀香尚暖》中摹写一位上层妇女午后无聊,躺在床上打发时光反而引起了女主人公的诸多心事更加惆怅。
上片起二句:“金鸭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后句用晚唐方棫诗“午醉醒来晚,无人梦自惊。夕阳如有意,长傍小窗明”的句意,以窗外斜日点明时间,一“绿”字渲染环境,“偏”字即方诗的“如有意”;前句写金鸭形的香炉中余香袅袅,点明主人公身份,近于李清照《醉花阴》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所写的情景。这情景,看似高贵幽雅,仔细品味却透露孤独无聊。
“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由闺房写到房中人,即女主人公,装束华贵,但孤独无聊的情绪反而透露得更分明。正因为无聊才将自己从上到下的梳妆打扮了一番,美丽的头发“兰膏香染”,却无人来欣赏。“钗坠滑无声”,正如欧阳修《临江仙》:“凉波不动簟纹平。水晶双枕,旁有堕钗横。”中的团圆的“双枕”,反衬出女主人公冷清的“单枕”。美好时光却如此令人伤感,由此,对女主人公此时此刻的心绪,可以切实地感受。
下片开头两句:“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正面写主人公的寂寞。她不但离别了心上人,深闺独处,而且连同耍秋千的女伴也很少过从。女伴“冷落”,自然自己的心情也更为“冷落”,前者正好反衬了后者。“打马”之戏,是宋代妇女闺房中的一种游戏,词中主人公的心上人不在,女伴“冷落”,“打马”心情的“阑珊”,自可想见。正因为如此,以前爱玩的“打马”游戏,由于女主人公的孤独无聊,也变得索然无味了。进一步点明了她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
“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一声莺。”潇湘梦”,更加烘托出女主人公的寂寞无聊,反映出女主人公的牵挂。独个人守空房的处境,好令人心烦。唯有做白日梦来减轻内心的痛楚。好梦不长,偏被春莺的啼声“惊断”。
陆游在中年以后,反对写此类艳词。他的《跋〈花间集〉》说:“《花间集》皆唐末五代时人作。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叹也哉!”《乌夜啼·金鸭馀香尚暖》是陆游少数的艳词之一,写得旖旎细腻,也能得《花间》胜处而去其猥下与低沉。
猜您喜欢
孤云两角不可行,望云九井不可渡。
嶓冢之山高插天,汉水滔滔日东去。
高皇试剑石为分,草没苔封犹故处。
将坛坡陀过千载,中野疑有神物护。
我时在幕府,来往无晨暮。
夜宿沔阳驿,朝饭长木舖。
雪中痛饮百榼空,蹴踏山林伐狐兔。
耽耽北山虎,食人不知数。
孤儿寡妇雠不报,日落风生行旅惧。
我闻投袂起,大呼闻百步,奋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苍崖血如注。
从骑三十皆秦人,面青气夺空相顾。
国家未发度辽师,落魄人间傍行路。
对花把酒学酝藉,空辱诸公诵诗句。
即今衰病卧在床,振臂犹思傋征戍。
南人孰谓不知兵?
昔者亡秦楚三户!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荫深驻。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散步山前春草香。
朱阑绿水绕吟廊。
花枝惊堕绣衣裳。
或定或摇江上柳,为鸾为凤月中篁。
为谁掩抑锁芸窗。
丈夫素所学,致主齐羲轩。
恨无同志人,徒欲起九原。
痛哭惊世俗,著书成空言。
岁月去衮衮,吾其死空村!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旧来迟一作:归来迟)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我是江南桑苎家,汲泉闲品故园茶。
只应碧缶苍鹰爪,可压红囊白雪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