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书河上亭壁

宋代 · 寇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分类: 古诗三百首  写景  黄河  抒情 

寇准: 古诗三百首  写景  黄河  抒情 

背景

这首诗作于寇准三十七八岁时,前有小序,说在咸平元年(998年)镇河阳,说明此诗是作者被贬谪时写的。这是四首(春、夏、秋、冬)组诗中的第三首。

参考资料:
1、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 : 第9-10页 .

译文

宽阔的黄河,只有不多几条船在航行,眼前是波浪滚滚,一派渺茫。我独自登上河边的亭子,斜靠着栏杆,愁绪像河水,源源不断。
那河边、远处,萧瑟秋风中,有片稀疏的树林,林后是耸立的高山,一半沐浴着西斜的阳光。

注释

河:黄河。凭:靠。危,高。
萧萧:风声。危槛:高高的栏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第一句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黄河上的景象,一是“阔”,王湾的“潮平两岸阔”,被诗人浓缩为“岸阔”,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黄河恢宏阔大;二是“渺茫”,因为河阔,一眼望不到边,加上太阳快要下山,自然是“烟波微茫信难求”,看不到对岸;三是“樯稀”,河上没有几条船,虽然看不见“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却使人觉得河似乎更阔了,烟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烟波又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问题,独自靠在亭边的栏杆上,诗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许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天”,也许想到“欲渡黄河冰塞川”,也许想到“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性格刚毅的诗人此时也许荡上了一丝忧愁,但面对着“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岂能“恨到归时方始休”呢?
  第四句是这首诗最棒的一句,富有意境,它一下就让人联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来。这一半沐着柔和斜阳的秋山,虽然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艳丽,却给人以安闲、亲切,也让人陶醉。至于那一半见不到阳光的秋山,诗人却不愿意提起,而心中那一份怅惘,在这壮丽的黄河落日图前又算得了什么?到此嘎然而止,还有多少余味,就让读者自己去品尝。

猜您喜欢

侍宴咏石榴

唐代 · 孔绍安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分类: 古诗三百首  咏物 

南阳夏日

宋代 · 寇准

绿杨阴密覆回廊,深院帘垂昼景长。
人静独闻幽鸟语,风来时有异花香。
世间宠辱皆尝遍,身外声名岂足量。
闲读南华真味理,片心惟只许蒙庄。

古歌

两汉 · 佚名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分类: 古诗三百首  秋天  忧愁  乡情 

咏荆轲

魏晋 ·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分类: 古诗三百首  咏史怀古 

忆樊川

宋代 · 寇准

闲想旧游都似梦,别来秦树又西东。
高秋最忆樊川景,稻穗初黄柿叶红。

送赵主簿之任惠安

宋代 · 寇准

萧萧征骑立长亭,遥指天涯万里程。
尊酒欲阑人欲别,夕阳丝管尽离声。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