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甘泉会,衣冠拜冕旒。
图书一四海,玉帛万诸侯。
圣主龙飞肇纪元,野人相贺板扉前。
不知颜色老昨日,共诧时光胜旧年。
井口杏花春食雨,墙筐柳蕊暖肥烟。
长沟缓绕风漪绿,林下乌犍渐受鞭。
东风收雪曙光开,春意浓浮柏叶杯。
晴日满帘宾客散,寒暄先问隔年梅。
曈日破寒天,红光生紫烟。
诗情归草梦,春色染桃笺。
眉月添明镜,梅妆静翠钿。
堂开诸弟集,相对笑迎年。
元日风兼雨,萧条野外村。
过门车辙远,记节酒杯存。
战伐看今岁,栖迟且故园。
兵戈如未息,身世岂须论。
睡眼朦胧撑不开,鸡声唱晓梦惊回。
竹炉尚有残冬火。
柏酒初斟新岁杯。
身世百年如梦幻,功名两字已心灰。
门无贺客清闲甚,自汲寒泉浸古梅。
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译文
如今年岁渐长,自己怀有满腔抱负却都未实现,空剩自怜。
为了迎接新年一直忙碌不停,太阳落山后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将到来。
注释
甲子:年月,年岁。
元日:一年之第一日。即农历正月初一。欹午:太阳偏西。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译文
夜晚归来与大家举杯同祝又已增岁添寿,不经意却看到镜中的自己已两鬓斑白。戴星:顶着星星。喻早出或晚归。觞:古代盛酒器。作为动词时有敬酒,饮酒的意思。
正对着镜中自己偷偷笑了起来,看来这屠苏美酒怕是无法率先品尝了。
注释
戴星:顶着星星。喻早出或晚归。觞:古代盛酒器。作为动词时有敬酒,饮酒的意思。
好是:恰是,正是。屠苏:药酒名。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不得:不能得到,得不到。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分类: 春节
李世民: 春节
译文
高高的轩台辉映着春色,深邃的楼阁沐浴着朝阳。
红色的宫墙内飞舞着彩色的饰旗,翠玉珠帘映曜着宫女们的玉佩。
我效仿古代的明君们,恭谨而节制地治理着国家,终于使八方安定、四海升平了。
(现在)丹陛下排列着森森戟戈,长廊里回荡着丝竹乐声。
壮美的和煦之风浩荡在华夏大地上,康盛的帝王之道运途正昌。
(我)将继承周文王的事业,遵循他的先例、并借鉴古代帝王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来治理国家。
春天来临了,小草又像以前一样沐浴在春风里,梅花也像往年一样绽蕊怒放。
我想渡过巨大的河流到达彼岸,但最终还要靠舟船才能渡过去(意思就是靠民众的支持和大臣们的帮助才能治理好国家)。
注释
邃:深远。
幌:用于遮挡或障隔的幔子。曜:照耀。明珰:珠玉。
恭己:语出《论语》,恭谨而律己,是形容君王治理天下的词句。垂衣:语出《易·系辞》,原意指天下太平,李世民在这里形容自己效法皇帝、尧舜无为而治。驭:统率。
戟:指我国独有的古代兵器。
穆:壮美。康:康盛。
神耀破氛昏,新阳入晏温。
绪风调玉吹,端日应铜浑。
威凤跄瑶簴,升龙护璧门。
雨旸春令煦,裘冕晬容尊。
分类: 新年
温庭筠: 新年
堂上序周亲,相看又一春。
吾年方觉老,童子俨成人。
婪尾屠酥酒,从头郁垒神。
何须千岁上,即此是新陈。
玉律阴阳会,璿玑日月新。
熙宁万岁历,元祐八千春。
卦象已乘泰,斗杓方建寅。
白头谙守岁,红烛最知春。
柏酒人怀远,饧盘客荐新。
老来长道路,惭愧百年身。
忆昔东班贺紫宸,和风佳气净无尘。
龙墀初下觚棱日,雉扇齐开玉座春。
接武九霄曾近侍,投荒三载作流人。
穷通忤合虽天理,俯仰寻思不为身。
一夜东风换斗杓,千门晓色雪初清。
君王已奏平淮雅,犹自谦冲免会朝。
笋班玉立五云阶,曾醉天家舞马杯。
坐困庚楼分月久,明从尧殿带春来。
洪钧暖入宫桥柳,金鼎香传驿使梅。
爆竹一声春梦晓,沈香亭北牡丹开。
鬼物从来著论无,题门安用换桃符。
呼儿记日开书读,为说濂溪太极图。
元日拥户如盘蜗,门前轳辘多行车。
拥门喧呼客投刺,惊风舞雪翻飞沙。
幽室置火引就坐,持杯暖腹客气华。
三杯油然众客去,庭树瑟缩蹲山鸦。
又见增年齿,谋身事事非。
时难逢岁饭,日暖换春衣。
新莽奸犹在,怀王殡未归。
中原久离绝,感节泪频挥。
凤历首春王,三元启远昌。
衣冠充闾里,云物动笙簧。
共舞椒花醉,真成机械忙。
人生当此日,何必古羲皇。
长忆儿时二老傍,元正岁岁有风光。
搀先礼数修人事,着好衣裳侍酒觞。
回首不堪追日月,感情空叹换星霜。
尚期我老如亲老,却看儿童作节忙。
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元日甘泉会,衣冠拜冕旒。
图书一四海,玉帛万诸侯。
径脱东风入律新,翠华移跸罢东巡。
中原父老应遮道,要看君王玉座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分类: 古诗三百首 小学古诗 春节 风俗 早教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王安石: 古诗三百首 小学古诗 春节 风俗 早教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背景
此诗作于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译文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坎止流行一任他,年华其奈老夫何。
贫知醉有回天日,早得閒为却日戈。
野烧青归烟仿佛,溪痕晴涨雪坡陀。
屠苏只对梅花饮,茅屋竹篱春意多。
寂寞柴门贺客疏,已输渐后饮屠苏。
花情柳思开新岁,竹简蒲团只故吾。
献楚有谁能辨玉,求齐正自不工竽。
朝来笑挽春风问,亦解重青两鬓无。
屋角峥嵘斗柄移,案头萧索烛花垂。
与时消息评新药,若节春秋忆旧诗。
饥饭困眠全体懒,风餐露宿半生痴。
尊前现在休嫌老,最後屠苏把一巵。
竞装祓木饯馀寒,颂遂椒花上彩笺。
览镜自惊非昔貌,举杯回喜得新年。
暗里春催曙色明,百鸡迎晓报新声。
宿寒尚在龙蛇蛰,岁历初传日月迎。
蓂叶四时今始发,梅花一旦占先荣。
山家也祝尧天寿,漫学牛山报太平。
昔遇风雪时,孤舟泊吴埭。
江潮未应浦,尽室坐相对。
行庖得海物,咸酸何琐碎。
久作北州人,食此欣已再。
是时值新岁,庆拜乃唯内。
草率具盘餐,约略施粉黛。
举杯更献酬,各尔祝鲐背。
咀橘齿病酸,目已惊老态。
岂意未几年,中路苦失配。
嘉辰众所喜,悲泪我何耐。
曩欢今已衰,日月不可赖。
前视四十春,空期此身在。
世事都厌闻。
读书未忍退。
过目虽已忘,宁舍心久爱。
何当往京口,竹里翦荒秽。
行歌乐暮节,薪菽甘自刈。
爆竹声中杂笑呼,斗杓插海寺钟初。
椒觞带梦随小饮,桃板得诗仍自书。
愒日晚涂知内讼,占风吉卜定非虚。
新年旧管新收累,大府隆宽傥贷予。
元日年年见,天涯意故长。
诗篇示宗武,春色酌瞿唐。
白发又新岁,黄甘非故乡。
弟兄团拜处,归去愿成行。
五年元日只流离,楚俗今年事事非。
后饮屠苏惊已老,长乘舴艋竟安归。
携家作客真无策,学道刳心却自违。
汀草岸花知节序,一身千恨独霑衣。
历以寅为正,风从艮位来。
桃符当壁写,竹户趁钟开。
宿雨滋初茁,长年老不材。
满庭青柏叶,惆怅独持杯。
元日家童催蚤起,起搔冷发惜残眠。
未将柏叶簪新岁,且与梅花叙隔年。
甥侄拜多身老矣,亲朋来少屋萧然。
人生智力难求处,惟有称觞阿母前。
昨夜东风转化钧,眼前岁事又更新。
王正肇纪庚寅月,天运重开丙子春。
气蔼一元生品物,嵩呼万寿祝君亲。
小臣执笔陈歌颂,深愧才华不及人。
东君御征辕,玄冥迅回车。
温风倏尔至,古梅茁其葩。
桃户新受符,蓼盘香团芽。
感此念故里,兼之怀年华。
炙蛎洽弟兄,问岁话桑麻。
二期走逋旅,簪绂生叹嗟。
坐兹失初服,五内长负痾。
兔窟有穴狐,凰木亦栖鸦。
悟机贵在蚤,勿令负云霞。
青帝回銮候,瞻依向紫微。
轩辕新凤历,章甫旧儒衣。
物色先春好,星光拂曙稀。
古今呼吸里,默默对清晖。
岁序潜潜转老夫,男子须眉胡为乎。
生世只教世用我,平生慷慨渐含糊。
吾驺生,汝何厌厌逐风尘。
吾驺生,汝何懵懵失古人。
古人功业文章俱陈迹,惟有明心如灯照万亿。
生前鼓舞尽英雄,千古还从心里觅。
身后空名知若何,英雄还自长太息。
吾驺生,汝当知,汝形为浮沤。
汝当知,汝身为不朽。
世人颠倒复沉迷,万事倏忽成老丑。
日暮屈指计当年,白头忽忽虚简篇。
乃始咨嗟少壮事,病如老妪谁相怜。
吾驺生,汝闻此言当起舞,莫使湮沉悲末路。
丈夫何事不可为,只手挥来看注措。
卞和之玉本非狂,卞和何事哭相于。
青天大地久且长,一时不信万古看。
莘耕渭钓谁相知,丈夫功名会有期。
李斯黄犬自悲哀,南阳高卧自希夷。
鲁连一纸重千金,荆轲拔剑易水流。
豪侠还须鬼神泣,况有尼山诵孔丘。
名亦不易立,功亦不易成,功名只须依本性。
城市未必喧,山林未必深。
山林城市在人心,吾驺生。
风高千户晓,云静九天开。
把酒聊随俗,占年一上台。
野梅催岁色,好鸟唤春来。
坐看江潭父,得鱼吹笛回。
今日之日一年始,三百六十年之终。
云物昭回天杲杲,风光澹荡气融融。
商量柳色绿少许,烂漫梅花白大同。
无事此杯椒柏酒,老夫不觉笑颜红。
元日王正月,传乎晚殿班。
千官齐鹄立,万国候龙颜。
辨色旌旗入,冲星剑佩还。
圣躬无乃倦,几欲问当关。
去年程课略加勤,今岁深期日日新。
万事何如吾道重,丁宁莫枉此生身。
万国趋王会,山中自一家。
庭馀经岁草,林起隔年花。
入户风初暖,开帘日始华。
流年增感慨,飞思绕天涯。
元旦我无事,梅花伴读书。
天心连日见,人迹向来疏。
既雨难忘酒,方春孰荷锄。
客情原至介,三叹对盘蔬。
晨兴自江上,踰岭走钟山。
肃然至殿门,双扉护重关。
初日照宫阙,隐映城郭间。
空山寂无人,独来拜榛菅。
流转虽不居,咫尺犹天颜。
喜会牧马收,冈峦乍清閒。
岁序一更新,阳风动人寰。
伫期龙虎气,得与春光还。
复想在宥初,苍生愿重攀。
莺啼燕语报新年,亲拜红妆玉镜前。
绝艳人如初透日,乍中年似嫩春天。
芳心密取明琼卜,茗汁迟催小玉煎。
手剥梅仁传吉语,愿郎瓜瓞更绵绵。
新历从头数,残冬与我违。
不知垂老至,但觉拜人稀。
汲水泥融井,看书暖入帏。
浅情墙外柳,新绿已依依。
马上逢元日,东风送客愁。
滹沲春水渡,瀛海夕阳楼。
雪照潘郎鬓,尘侵季子裘。
劳生巳强半,更欲玷清流。
香灺犹馀去岁烟,五更斗柄已回天。
来从天外春何早,俵向人间老不偏。
莫问流光似流水,且从今日数今年。
东风五十七年梦,梦觉还惊雪满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