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
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
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
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
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扉。
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
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天涯、弹泪送春归。
销魂远,千山啼鴂,十里荼麋。
背景
词人客游临安,隐居在西湖孤山之中。简陋的生活方式(着山野之衣、住柴车之屋、箪食瓢饮),平淡的生活内容(饮酒,观花、听琴、搔首送舂),日复一日,使他觉得自己在虚耗青春,人生愿望得不到实现——是爱情的寂寞?还是功名的焦虑?抑或二者兼而有之?答案隐藏在这些轻叹低语之中。
译文
摘下青涩的梅子来佐酒,但酒薄不足以抵御暮春的残寒,更何况穿的是单薄的苎萝衣。正是绿肥红瘦的暮春时节,杨柳枝叶婆娑,如团团绿云,柔软披垂。落花纷纷,远望去像是降下的红雪。沉思静想间,又隐约听到邻里的歌妓正低按秦筝,唱春词吟新诗。回首往昔,那曾经的风流繁华,恍然如梦,只剩下斜晖脉脉,流水悠悠,一切俱已消逝,令人无限感伤。
我隐居在孤山山下,每日长掩苔扉,深居简出,一箪食、一瓢水足矣。我常常羡慕青山安详宁静,好象在凝神沉思似的;也羡慕以前的隐士们以鹤、梅为伴,因忘记了人世的权谋机变,而能时刻保持着一颗恬然自得的心。远望天涯,看看又是一年春尽,不禁黯然销魂,搔首踟蹰,想到自己的青春年华也正随着春天匆匆流逝,眼泪便在不知不觉间轻弹暗洒。这时耳边又传来了杜鹃的声声悲啼,那凄惨的叫声回荡在山间,仿佛在说着“不如归去”;荼种花正盛开,布满十里山谷。
猜您喜欢
碧崖倒影,浸一片、寒江如练。
正岸岸柳花,村村修竹,唤醒春风笔砚。
溯水舟轻轻如叶,只消得、溪风一箭。
看水部雄文,太师健笔,月寒波卷。
游倦。
片云孤鹤,江湖都遍。
慨金屋藏妖,绣屏包祸,欲与三郎痛辨。
回首前朝,断魂残照,几度山花崖藓。
无限都付窳尊,漠漠水天远。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
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
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
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情切。
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
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
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
到得却相逢,恰经年离别。
余颇喜自制曲。
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
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此语余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
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
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è)无人为主。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