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关山月

两汉 · 王褒

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
影亏同汉阵,轮满逐胡兵。
天寒光转白,风多晕欲生。
寄言亭上吏,游客解鸡鸣。

分类: 战争  思念  怀人 

王褒: 战争  思念  怀人 

关山月

元代 · 钱惟善

落落汉时月,萧萧古战场。
扬辉子卿节,逐影细君装。
高映玉关外,低沈青海傍。
不似闺中夜,祇照绣鸳鸯。

关山月

元代 · 李裕

朝渡二阳水,夜上九仙山。
四月流清影,远照穆陵关。
月明几圆缺,游子何时还。
悠悠千里思,临风起长叹。

关山月

元代 · 刘基

关山月明风恻恻,万里黄云杂沙砾。
夜深羌笛吹一声,征人相看泪沾臆。
古人以绥服奋武卫,耕战守禦不外求。
何人倡此戍边策,千载以贻中国忧。
关山月,圆复缺,何忍年年照离别。
愿得驰光照明主,莫遣边人望乡苦。

关山月

元代 · 周巽

披青云,见丹阙。
玉镜悬青天,几回圆又缺。
居庸古北接阴山,照见长城多白骨。
胡笳夜奏声呜咽,羌笛曲吹杨柳折。
姮娥流彩到中闺,边雁不来音讯绝。
音讯绝,夜夜驰情瞻兔窟。
天阔清秋河汉遥,思君梦断关山月。

关山月

元代 · 杨维桢

月出关山顶,将军鼓角悲。
汉皇今夜宴,影落素娥池。

关山月

南北朝 · 王褒

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
影亏同汉阵,轮满逐胡兵。
天寒光转白,风多晕欲生。
寄言亭上吏,游客解鸡鸣。

分类: 战争  思念  怀人 

王褒: 战争  思念  怀人 

关山月

南北朝 · 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分类: 古诗三百首  边塞  思念 

徐陵: 古诗三百首  边塞  思念 

背景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徐陵奉命出使东魏,后因侯景之乱,被迫留在邺城达7年之久,不得南归,因此其诗风有所变化,写出了一些富有真情实感,为人所称道的诗篇。《关山月》就是这一时期写下的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

参考资料:
1、吕晴飞等编著.《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中国和平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850页

译文

十五的月亮映照在关山,征人思乡怀念秦川。
(想必)妻子此时正站在高楼上,对着窗户遥望远在边关的我而没有睡觉。
战争的旗帜飘扬在疏勒城头,密布的浓云笼罩在祁连山上。
战争局势如此紧张,从军征战何时能够还乡。

参考资料:
1、刘常生编著.《历代咏玉门诗词选》:甘肃文化出版社,2010.11:第15页
2、傅璇琮主编.《魏晋南北朝诗》:泰山出版社,2007.4:第141-142页

注释

关山:边境要塞之地,指征战人的所在地。三五月:阴历十五的月亮。客子:在外地出游或出征的人。秦川:指关中地区,泛指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带。
思:想到。妇:指客子的妻子。这句和下句时客子想象的情景。当:对着。未眠:没有睡觉。
旗:星名。星旗:就是旗星,古代人认为它代表战争。映:照耀,映照。疏勒:汉代西域的诸国之一,王都疏勒城在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疏勒县。云阵:就是阵云,像兵阵一样密布的浓云。祁连:山名,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天山。
战气:战争气氛。从军:在军队中服役。复:又,再。

赏析

《关山月》是一首较有感染力的抒情诗,引用汉代故事描述了因战事而离别的夫妇间相思之衷情与哀愁。诗人又巧用十五圆月作引子,抒发了内心的深情。此诗虽只有简洁八句四十个字,但写得情景交融,历历在目,呈现出一幅征夫思妇的互念互思的情感相思图。诗人基于深厚的功底,功妙的艺术构思,简洁的语言,成功地创作出这一首的古题新作。其中有三个值得赏析和品味的诗点。
  首先,有感而作,国事家事也萦怀于心,将边关战争和征夫思妇融于一起而描述在诗中。当时也是多事之秋,战事频繁,影响到国泰民安,百姓家庭团圆幸福,诗人抓住征夫远在边塞而思念家人的情思作为着笔点,既有了边关战事,更写出了远征战士家庭的情感,流露出对征人远离亲人的同情,对战争的谴责,这首诗作成功之处就在于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人民性,摆脱了宫体诗作内容的贫乏。
  其次,诗作构思设计的艺术性。以十五夜之月为线索,从而勾引出征夫在边塞月下思妻,高楼上妻室念征夫的两个情景画面,这是在情景交融中抒发了两地相思情增和怨伤。而后四句则又转回到边塞的征夫心怀:战事犹酣,解甲归田恐是遥遥无期,忧虑无限,无形中也对应思妇在高楼遥望边疆而无眠,隐含了思妇伤心地牵挂,企盼早日相聚。这样一种构思巧妙地突出:对战争的怨恨;对夫妻别离思念之同情;对圆月美景却带来了更多离愁的怨伤。
  再次,语言应用简洁圆润,善用词语增强意蕴。八句四十字,简明清晰,用“高楼”更见望眼欲穿,“云阵”和“战气”更见战事形势紧张,气氛逼人,“映”更见城楼军旗飘荡,杀气迷弥。“复”更突出归期遥遥。这也显露诗人纯熟的诗歌语言和平时的功底。

关山月

南北朝 · 阮卓

关山陵汉开,霜月正徘徊。
映林如璧碎,侵塞似轮摧。
楚师随晦尽,胡兵逐暖来。
寒笳将夜鹊,相乱晚声哀。

关山月

南北朝 · 陆琼

边城与明月,俱在关山头。
焚烽望别垒,击斗宿危楼。
团团婕妤扇,纤纤秦女钩。
乡园谁共此,愁人屡益愁。

关山月

南北朝 · 张正见

岩间度月华,流彩映山斜。
晕逐连城璧,轮随出塞车。
唐蓂遥合影,秦桂远分花。
欲验盈虚理,方知道路赊。

关山月

南北朝 · 萧绎

朝望清波道,夜上白登台。
月中含桂树,流影自徘徊。
寒沙逐风起,春花犯雪开。
夜长无与晤,衣单谁为裁。

关山月

唐代 ·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望边邑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分类: 唐诗三百首    边塞  军旅  思乡 

李白: 唐诗三百首    边塞  军旅  思乡 

背景

李白看见征战的场景,因此他感叹唐朝国力强盛,但边尘未曾肃清过。此诗就是在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时所作。

参考资料:
1、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342-344
2、余恕诚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36-237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注释

天山:即祁连山。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吹过玉门关。
下:指出兵。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胡:此指吐蕃。窥:有所企图,窥伺,侵扰。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由来:自始以来;历来。
戍客:征人也。驻守边疆的战士。边色:一作“边邑”。
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见“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中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像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像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
  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这几句并不是局促于一时一事,而是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他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关山月

唐代 · 卢照邻

塞坦通碣石,虏障抵祁连。
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
影移金岫北,光断玉门前。
寄言闺中妇,时看鸿雁天。

关山月

唐代 · 沈佺期

汉月生辽海,朣胧出半晖。
合昏玄菟郡,中夜白登围。
晕落关山迥,光含霜霰微。
将军听晓角,战马欲南归。

关山月

唐代 · 储光羲

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
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关山月

唐代 · 司空曙

苍茫明月上,夜久光如积。
野幕冷胡霜,关楼宿边客。
陇头秋露暗,碛外寒沙白。
唯有故乡人,沾裳此闻笛。

关山月

唐代 · 李咸用

离离天际云,皎皎关山月。
羌笛一声来,白尽征人发。
嘹唳孤鸿高,萧索悲风发。
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
何当胡无人,荷戈朝凤阙。

关山月

唐代 · 鲍君徽

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
塞迥光初满,风多晕更生。
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惊。
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
霜凝匣中剑,风惫原上旌。
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

关山月

唐代 · 顾非熊

海上清光发,边营照转凄。
深闺此宵梦,带月过辽西。

关山月

唐代 · 陈陶

昔年嫖姚护羌月,今照嫖姚双鬓雪。
青冢曾无尺寸归,锦书多寄穷荒骨。
百战金疮体沙碛,乡心一片悬秋碧。
汉城应期破镜时,胡尘万里婵娟隔。
度碛冲云朔风起,边笳欲晚生青珥。
陇上横吹霜色刀,何年断得匈奴臂。

关山月

唐代 · 杨巨源

苍茫临故关,迢递照秋山。
万里平芜静,孤城落叶闲。
露浓栖雁起,天远戍兵还。
复映征西府,光深组练间。

关山月

唐代 · 霍总

珠珑翡翠床,白皙侍中郎。
五日来花下,双童问道傍。
到门车马狭,连夜管弦长。
每笑东家子,窥他宋玉墙。

关山月

宋代 ·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分类: 爱国  壮志未酬  悲愤 

陆游: 爱国  壮志未酬  悲愤 

背景

隆兴元年(1163年)宋军在符离大败之后,十一月,孝宗诏集廷臣,权衡与金国议和的得失,后达成和议。到了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此时距当年下诏议和已十五年了,南宋朝廷不思恢复,沉浸在苟安的和平里,诗人感伤时事写下此诗。

参考资料:
1、方铭主.新大学语文: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8:第222页-第223页

译文

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
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注释

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边:边防,边境。
“朱门”句: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按:击节拍。厩(iù):马棚。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戍楼”句: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沙头:边塞沙漠之地。征人:出征戍守边塞的战士。
逆胡传子孙:指金人长期占领中原。金自太宗完颜晟进占中原,至此时已有四世,故云传子孙。
“遗民”句:指金国占领下的中原百姓。恢复:恢复中原故土。

赏析

《关山月》充分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饱含诗人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沉痛悲愤,读来使人泪下。这种感人肺腑的巨大力量,除了来自其伟大的爱国情怀,还在于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构建了多重套叠的对比示现修辞文本。
  从宏观结构上看,全诗共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相应的在内容上也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作为全诗的结构框架。一边是豪门贵宅中的文武官员,莺歌燕舞,不思复国;一边是戍边战士,百无聊赖,报国无门;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诟,泪眼模糊,盼望统一。这三个场景构成了三幅对比鲜明的图画,揭露和抨击了当权者只顾纵情声色,偷得一己安宁而置兵民痛苦于云外的腐败投降政治。
  第一段: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诗人先以“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总领全诗,与下文的诸种场景形成直接的因果关系。诗的开始“和戎”句谓本应只是暂时权宜之计的和戎,却一忽而过十五年,有批评之意;将军能战而不战,“空”字质疑的语气很重。继以“朱门沉沉按歌舞”和“厩马肥死弓断弦”这两个典型情景为着眼点,进行对比。一边是深宅大院里歌舞升平;一边是马棚里战马肥死,武库中弓弦霉断。“朱门”句指朝廷的权臣、重臣已经忘怀了国土沦陷的现状,“沉沉”用得很好,好像沉醉得很深,“按”字很好地写出重臣不以国家为重,唯知作乐的情形。“厩马”句写英雄无用武之地写得很沉痛。这种对比揭示了统治者终日醉生梦死,荒淫腐化,导致边防武备一片荒废的现状。这说明他们早已忘却国耻。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日日不忘抗金复国的伟大诗人陆游,面对统治者的苟安思想和腐朽生活,强烈的愤慨之情如万丈烈火,喷涌而出。
  这因为南宋统治集团只顾自己的安乐,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朱门”一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们妥协、投降的实质,在大敌当前,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之际,统治者却是一味追求灯红酒绿,争歌逐舞的享乐生活。他们贪生怕死,向敌人屈膝投降,采取不抵抗政策,下什么自欺其人的“和戎诏”,致使那些养来抗敌的战马,用来杀敌的弓箭,死的死,断的断,而且马是肥死,弓是朽断。这是多么惨痛的现实呀!“厩马肥死弓断弦”是对“将军不战空临边”的补充,这两句都与和戎下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第二段: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在这和戎诏下的十五年中,边关没有了流汗掉肉的辛苦操练,没有惊心动魄的流血战事,一切归于风平浪静,相安无事。在这里,诗人把比较的着眼点聚焦于尚存者和死难者的命运和价值。对于尚存者来说,由于有最高统治者的“和戎诏”,多少年来,他们无所事事,只有以阵阵刁斗声送走一轮又一轮的明月,只有把自己的心事寄托于幽咽的笛声中,每天都在这种百无聊赖的生活中打发时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许多三十岁左右参军的壮士现在都已经白发苍苍了。
  一个“催”字,下得何等急促,一句“壮士心”,写得何等赤诚,一个反问句,显得多么无奈!在这急促催月的刁斗声中,在这如怨如泣的笛声中,隐含了壮士们盼望杀敌立功,尽快结束这种枯燥无味的生活,早日回归久别的家园的迫切心情,但这种心情,又有谁能理解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如果说存活者还可以有一丝幻想,那么对于死难者来说呢?“沙头空照征人骨”,一个“空”字,说明了战士们杀敌和归乡的诸种愿望,将随着老死边关、化做暴露于野的白骨而最终落空,也说明了他们的献出的青春与生命毫无价值。
  诗歌忌重字,这句诗却与前面的“将军不战空临边”复用“空”字,看似败笔的两个字却正好将“将军”“征人”的生活命运构成了鲜明对比。生者无聊幽怨,死者暴尸沙场,生与死的对照画面揭示了战士的悲剧命运,反映了战士的满腔悲愤,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对和戎路线的无声控诉和对边关战士的深切同情。“空照”、“谁知”等词语是他这种心情的写照。
  最后四句是第三段: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令宵垂泪痕!
  从写边防战士转到写人民,写在敌人统治下被奴役的北方人民即所谓遗民。主要描绘中原遗民含泪盼望复国的画面。“中原干戈古亦闻”,诗人首先展现了一幅遥远浩瀚的历史背景图: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古代中华儿女为了抵御外辱,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诗人此句用意深刻:这一句上与开头的“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的现状遥相对照,形成古今对比的情景,借古讽今;下与“岂有逆胡传子孙”形成对比,诗人用了一个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式,表达了对和戎政策的无比愤慨之情。
  紧接着,“逆胡传子孙”和“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构成一幅对比鲜明的情景:一边是占领中原的女真人在这里子孙成群,其乐融融,准备落地生根;另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泪,盼望统一,这两个情景两相对照,又融为一体。这幅图景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陆游的另外两句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原沦陷地区,胡人的盛嚣尘上和遗民的痛苦凄惨,无不揭示了“和戎诏”的巨大祸害,展现了遗民的复国愿望。遗民们深受异族蹂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支持他们的精神力量,就是盼望宋军能够挥戈北上,恢复祖国统一的局面。然而遗民们期待北伐,盼望恢复的愿望无法实现,他们只好空望着南方,伤心落泪。这就是结尾两句“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的含义。
  此诗的思想内容:《关山月》虽然既写了统治集团,又写了将士、遗民,但是从头到尾贯穿着一条线索——南宋王朝下诏和戎,这是诗的第一句指明了的。正是因为下诏和戎,将军才不战空临边,战士才不得趁年轻力壮上阵杀敌,遗民才不得从外族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出来。诗人的思想倾向是非常鲜明的,这就是诗中所表现的对南宋集团妥协投降政策的谴责,对抗敌爱国的将士和遗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正因为表现了这些思想,所以我们才说《关山月》集中体现了陆游爱国诗歌的进步内容和精神实质。陆游诗歌爱国主义精神还常常表现为他壮志未酬的愤懑。在《关山月》诗中,虽然不像《书愤》等诗那样直接表现这一点,但是在“将军不战空临边”,“厩马肥死弓断弦”,“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等句子中间也隐含着自己倾音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诗人与抗金的将士们是息息相通的。

关山月

宋代 · 王铚

戍楼炯炯关山月,白首征人数圆缺。
关山不隔四时寒,夜夜冷光沙如雪。
照破天崖万里心,闺中又是经年别。
雁飞唯愿得书归,月下有人魂断绝。
闺中月下不胜情,独戍关山更堪说。
一时北阙贺书多,万古西戎终不灭。
阳和待得活枯荄,东风洗尽征人血。

关山月

宋代 · 宋构

关山月,关山月,千里寒光射冰雪。
一声羌管裂青云,陇上行人肠断绝。
肠断绝兮将奈何,为君把酒问常娥。
冰轮桂魄圆时少,应似人间离别多。

关山月

宋代 · 王炎

阴山萧萧木叶黄,胡儿马健弓力强。
铁衣万骑向北去,仰看鸿雁皆南翔。
身在边头家万里,鸣咽悲笳壮心死。
功成归取汉爵侯,战败没为边地鬼。
团团霜月悬中天,闺中少妇私自怜。
捐躯许国丈夫事,莫恨不如霜月圆。

关山月

宋代 · 严羽

今夜关山月,偏能照马鞍。
卢龙征戍客,圆缺几回看。
遥想金闺里,应悲玉露寒。
黄沙三万里,何日是长安。

关山月

宋代 · 张舜民

明月生海上,裴回照边城。
中夜关山静,但闻流水声。
征人看月思乡泣,夜久衣单难独立。
锦字佳人怨不归,开帏更感飞萤入。

关山月

宋代 · 邓林

关山夜月明,分彩照胡兵。
将军拥节起,长戍受降城。
焚烽望别垒,欲验盈虚鴂。
塞笳将夜鹊,战气今如此。
重关掩莫烟,云阵上祁连。
思妇高楼上,遥心万里县。

关山月

宋代 · 文彦博

宕子久行役,辽西戍未还。
佳人怨遥夜,清泪浥朱颜。
藓晦兰闺寂,尘昏宝鉴闲。
相思不相见,明月下关山。

关山月

宋代 · 曹勋

关山月,关山月。
分景送征人,寒光射矛戟。
胡笳声断塞鸿惊,征人泪下思乡国。

关山月

宋代 · 释文珦

月从东海出,冷照玉门关。
征人家万里,梦向月中还。
金闺亦有梦,却行玉关道。
道路不相知,思深各衰老。
胡笳吹哀怨多,奈此关山明月何。
终宵迸泪如金波。

关山月

明代 · 薛蕙

迢递关山道,凄凉霜露时。
如何秦地月,亦自到天涯。
切切胡笳怨,萧萧边马悲。
高楼有思妇,苦乐讵相知。

关山月

明代 · 童轩

关山月,扬清光,塞上征人望故乡。
故乡千里音尘绝,几回见月伤离别。
枕戈夜卧草头霜,弯弓晨走林间雪。
愁云茫茫塞草寒,月轮斜挂白狼山。
一声羌笛凄风急,多少征人念未还。

关山月

明代 · 黄衷

关山月出早,地迥照还迟。
圆缺蟾何恨,高寒兔得知。
争枝嫌鹊扰,把酒叹人稀。
莫上青楼望,那堪动远思。

关山月

明代 · 区怀年

汉月生银海,高秋几度圆。
清笳吹不堕,一半入明天。
远客牵归思,征衣徒自怜。
玉关回首夜,临望转凄然。

关山月

明代 · 胡应麟

绝塞生秋早,空闺入夜愁。
光飞银阙上,影抱玉门流。
露气漙丝管,霜华拂锦裘。
征夫犹北戍,目断大刀头。

关山月

明代 · 徐熥

一片关山月,悲欢望不同。
穹庐光照海,沙碛影连空。
轮满开秦镜,弦斜倚汉弓。
年年三五夜,魂断玉楼中。

关山月

明代 · 胡奎

万里关山月,东西共一天。
遥怜马上见,不是在家圆。

关山月

明代 · 陆德蕴

青海城高寒吐月,白龙堆下沙如雪。
一镜明明圆复缺,长倚关山照离别。
胡笳声悲胡马嘶,五更影落阴山西。
铁衣寒重露凄凄,兰闺正掩残灯啼。

关山月

明代 · 谢榛

皎皎长空月,星河半有无。
光连玉关静,寒傍雪山孤。
沙雁时悽断,林猿夜啸呼。
征人增百感,把剑立平芜。

关山月

明代 · 宗臣

良人一别妾,长剑远从戎。
涕泪青楼里,音书紫塞东。
关河秋色动,机栘月华空。
亦有寒衣在,年年望北鸿。

关山月

明代 · 何景明

关山月,夜照青海头。
白骨征人怨,红颜少妇愁。
少妇含嚬望月来,月明流影洞房开。
岁暮机中缣素出,夜寒灯下剪刀催。
年年捣衣明月秋,明月还随陇水流。
闺里空教看破镜,沙场不见大刀头。

关山月

明代 · 乔世宁

关山一片月,扬彩射金微。
胡马中宵动,天街七晕围。
将军横塞角,少妇捣边衣。
为有刀头望,长看破镜飞。

关山月

明代 · 李孙宸

关山明月夜,虏骑报祁连。
清光几万里,偏照玉关前。
雪归系雁帛,冰坚饮马泉。
鼓角凄凉后,愁看欲曙天。

关山月

明代 · 傅汝舟

白兔天边月,黄龙戍外城。
蟠蛇明扎阵,哨马照归营。
镜破佳期阻,轮圆虏命倾。
丈夫取报国,莫念妾身轻。

关山月

明代 · 皇甫汸

故园千里月,流照入秦关。
弓影同看曲,刀头未卜还。
迷云度容与,映水咽潺湲。
莫遣青楼去,摧残少妇颜。

关山月

明代 · 周是修

今夜关山月,何人不苦情。
秪宜明汉国,岂忿照边营。
云阵迷兵阵,风声乱鼓声。
长安光满处,闺思更难平。

关山月

明代 · 祝允明

明月度关山,中天照蕃汉。
十万良家子,嫖姚甲待旦。
健儿秋牧马,天子晓射雁。
亦有王明君,独抱穹庐叹。

关山月

明代 · 杜浚

上有关山月,下有陇头水。
月照行人不记年,流水无情流不已。
月凄清,水呜咽,非秦非汉肠断绝。

关山月

清代 · 蕴端

关山月,一年十二度圆缺。
平时不忍看,况是中秋节。
此际穹庐已尽眠,团团独对南来客。
关山月,玉宇绝纤尘。
平沙明似水,矮树远疑人。
关山月,万里共清辉。
回想闺阁里,应照流黄机。
停梭望明月,泪下沾裳衣。
关山月,升自东海湾。
经天涉黄道,如输沈西山。
月轮有升沈,人生有往还。
月下计归期,白露湿衣寒。
几时桂魄满,方在故园看。

关山月

清代 · 姚鼐

辽海初生月,长城几度秋。
夜吹羌管笛,风满戍亭楼。
紫塞斜银汉,青天澹玉钩。
如何渭桥渡,止道似牵牛。

关山月

清代 · 李果

重关峻岭郁嵯峨,月色偏临绝塞多。
万里寒生玄菟郡,三秋光射白狼河。
黄榆风急传吹角,玉帐沙明照枕戈。
最是空闺音信断,中宵愁听《陇头歌》。

关山月

清代 · 冯畹

关山月,关山月,山月高高漏未歇。
城头一夜戍角鸣,大帅平明大纛行,寒沙万里晓光白,斥堠千山烽火青。
昨从都尉下三山,复逐轻车出汉关。
三边积雪埋头白,五夜胡风彻甲寒。
月色营前凝望久,重窥记自葱岭首。
多情不舍出塞骑,犹为离人照刁斗。
关山月,愿分一半清皎光,为照闺中望月常如此。
塞上征人行未已,醒时惆怅月照席,梦里空迷塞烟紫。

关山月

近现代 · 吴之英

孤城落日夕烟袅,寒螀凄切鸣枯蓼。
月到关山照人新,人在关山看月小。
可汗初浴水晶盘,霞绮叠袭清光寒。
舞镜回鸾留不住,亭亭蜚度玉门关。
铁衣拼冷十年秋,一宵雪羽上乌头。
旄星怕向柳营落,汉月偏逐陇水流。
试拭霜镡光潋滟,腰际琤琤响雄剑。
横吹铁笛变徵声,凉生刁斗银河澹。
采蟾无语共脉脉,空明千里海天碧。
今夜洞庭秋色多,有情随我度沙碛。
边草秋肥露采深,戍亭立傍芦花阴。
微闻赐环近赐玦,屡见当头圆又缺。
为想缃帘学楚弄,云鬟霜湿月华重。
空闺看成塞外愁,边人犹作归乡梦。
年年裌襦寄手作,宁知秋窗罗衣薄。
记得比目笑菱花,一样开奁影不著。
雨雪如丝柳如烟,可怜猿臂老征鞯。
凭传消息与来使,莫忆鬓华写少年。
只感君恩同挟纩,骥虽伏枥心常壮。
泪汗频沥肝胆血,刀笔不肯侯老将。
燕北胡儿解清笳,辽东小妇惯琵琶。
缓吹低搊无休歇,声声谱出关山月。
大陵隐耀积尸多,战场鬼唱蒲梢歌。
骠骑受代仍刻石,都护新来可奈何。
此时对月还思故,旦日部曲将北渡。
荐居水草逐蛮荒,明年收骨知何处。

关山月

金朝 · 李龏

玉门关外月,远接黑山明。
晃色同沙冷,飞光掩雪清。
宿师方偃阵,游骑复窥城。
不信长生魄,年年照战争。

关山月

隋代 · 江总

兔月半轮明。
狐关一路平。
无期从此别。
复欲几年行。
暎光书汉奏。
分影照胡兵。
流落今如此。
长戍受降城。

猜您喜欢

垂老别

唐代 · 杜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分类: 叙事  战争  惜别 

奔亡道中五首

唐代 · 李白

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
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亭伯去安在?
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
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
洛川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
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
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
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分类: 国家  战争  抒情  悲痛 

攸县周克己交翠轩

明代 · 王褒

梦逐舂陵云,手探濂溪水。
溪回气若合,万顷清无底。
云间无极翁,白发垂两耳。
青盖驾苍虬,顾视启玉齿。
黄卷千万言,大道直如矢。
循环造化机,日月无停晷。
采华掇桂英,飧腴窥石髓。
䆳谷佩独闻,层崖杖恒倚。
觉来户牗空,阶除翠交委。
高树移繁阴,閒花落轻蕊。
晴光散疏帘,春色侵净几。
端坐物意多,萋萋望中是。

过九江二绝似同舟诸游好 其一

明代 · 王褒

孤舟几日别京华,望尽南天不见家。
客里相看须尽醉,江心何用泣琵琶。

陇西行

唐代 · 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分类: 边塞  战争 

题刘仪部山水图二首 其一

明代 · 王褒

江城四月见更生,岐路劳劳慰别情。
秉笔南宫词独擅,盍簪东阁酒同倾。
白云旧业灯前思,青镜流年客里惊。
自笑萍踪也如此,悠悠书剑谩题名。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