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农家望晴

唐代 ·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分类: 忧国忧民  劳动节 

雍裕之: 忧国忧民  劳动节 

译文

曾经听说秦地(今陕西一带)刮起西风就会下雨,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去啊?
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注释

尝:曾经。闻:听见,听说。

赏析

诗中描写的场景是,正当农民打麦晒场的时候,忽然变了风云。一时风声紧,雨意浓。秦地(今陕西一带)西风则雨,大约出自当时的农谚。这样的农谚与天气变化有关。“尝闻”二字,写人们对天气变化的关切。这样,开篇一反绝句平直叙起的常法,入手就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在这个节骨眼上,天气好坏关系到一年收成。一场大雨,将会使很多人家的希望化作泡影。所以诗人恳切地默祷苍天不要下雨。这层意思在诗中没有直说,而用了形象化的语言,赋西风以人格,盼其早早回去,仿佛它操有予夺的权柄似的。“为问西风早晚回?”早晚回,即何时回,这怯生生的一问,表现的心情是焦灼的。
  后二句是从生活中直接选取一个动人的形象来描绘:“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先,这样的人物最能集中体现古代农民的性格:他们默默地为社会创造财富,饱经磨难与打击,经常挣扎在生死线上,却顽强地生活着,永不绝望。其次,“如鹤立”三字描绘老人“望云开”的姿态极富表现力。“如鹤”的比喻,与白发有关,“鹤立”的姿态给人一种持久、执着的感觉。这一形体姿态,能恰当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最后是“麦场高处”这一背景细节处理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麦场”,对于季节和“农家望晴”的原因是极形象的说明。而“高处”,对于老人“望云开”的迫切心情则更是具体微妙的一个暗示。通过用近似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更为含蓄,有力透纸背之感。
  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断,集中刻画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如同白居易《观刈麦》所描写过的那种劳动情景;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和等着收割者的无情的“收租院”等等,诗的潜在含义是很深的。由于七言绝句体裁较小,意象必须集中,必须使读者窥斑见豹。此诗不同于《观刈麦》的铺陈抒写手法,只集中写一“望”字,也是“体实施之”的缘故。
  这首诗对农民有同情,但没有同情的话;对农民有歌颂,但也没有歌颂的话。诗人由衷的同情与歌颂尽在不言之中了。

猜您喜欢

乱后三首

唐代 · 司空图

丧乱家难保,艰虞病懒医。
空将忧国泪,犹拟洒丹墀。
流芳能几日,惆怅又闻蝉。
行在多新贵,幽栖独长年。
世事尝艰险,僧居惯寂寥。
美香闻夜合,清景见寅朝。

分类:   战争  忧国忧民 

四色

唐代 · 雍裕之

壶中冰始结,盘上露初圆。
何意瑶池雪,欲夺鹤毛鲜。
道士牛已至,仙家鸟亦来。
骨为神不朽,眼向故人开。
劳鲂莲渚内,汗马火旂间。
平生血诚尽,不独左轮殷。
已见池尽墨,谁言突不黔。
漆身恩未报,貂裘弊岂嫌。

江上山

唐代 · 雍裕之

绮霞明赤岸,锦缆绕丹枝。
楚客正愁绝,西风且莫吹。

示儿

宋代 ·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分类: 古诗三百首  爱国  忧国忧民  早教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芦花

唐代 · 雍裕之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
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

分类: 咏物   

苏秀道中

宋代 · 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分类: 古诗三百首  秋天  写雨  农民  喜悦  忧国忧民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