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悔当初孤深愿。
经年价、两成幽怨。
任越水吴山,似屏如障堪游玩。
奈独自、慵抬眼。
赏烟花,听弦管。
图欢笑、转加肠断。
更时展丹青,强拈书信频频看。
又争似、亲相见。
背景
词中有“经年价、两成幽怨”句,说明此词当作于柳永少年远游离京之第二年所作。“越水吴山”说明柳永远游之地是苏杭。而统观全词,可知此词乃柳永客居苏杭思念妻子之作。
译文
后悔辜负了当初深切的愿望。经过多年,两人都有愁怨郁结在心中。任凭吴越的山水仿佛屏风上的画一样美丽还可以游玩。奈何独自一人,慵懒抬眼去欣赏。
看春天的美景,听歌舞表演。只图欢笑,反而更加悲痛。更时常展开妻子的画像,勤勉地频频看书信。又怎似亲身相见。
注释
孤:同“辜”,辜负。深愿:深切的愿望。经年价:经过多年。价,语尾助词,无实意。两:指夫妻双方。幽怨:郁结于心的愁恨。任:任凭。越水吴山:越地、吴地的山山水水。越、吴,今江浙一带。似屏如障:好像屏风上画的一样美丽。屏、障,均指屏风。堪:可以。奈:奈何,怎奈。慵:慵懒。
烟花:春天美景。弦管: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歌吹弹唱。转加:反而更加。肠断:形容极度悲痛。时:时常。丹青:指妻子的画像。强:勤勉。拈:用手搓开。争似:怎似。
赏析
这是一首客中怀人之作,所表现的是男女间的离别相思,其写法上的特别之处表现为,词作基本上摆脱了即景传情和因物兴感的手法,采用了直言的方式絮絮道来,语言浅白,不事含蓄。
词之开篇既不写景,也不叙事,而是抓住客中怀人心理流程中一种最强烈的感受—“悔”。非常突兀地直入“话题:“追悔当初孤深愿”。当初与所爱之人离别,辜负了她对自己的一片深情厚谊,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追悔莫及。时光飞逝,纵然一个心愿深深,一个旧情萦绕,相见却遥遥无期,故曰“两成幽怨”。一“深”一“幽”两相比照,更见爱之深、怨之切。惟其如此,方引出下面的三句。“任越水吴山”三句中虽有“越山吴水、“似屏如障”的描绘,由“任”字领起,再以一句“奈独自、慵抬眼”转接,使得景物成了叙述话语的一部分,这与纯粹的景物描写或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法有着很大的不同。
词的下片仍是诉说相思不得相见的愁怨。过片两句承接上片的词意,“赏烟花”三句表明词人在强自挣扎,试图在山水管弦中寻求欢笑,谁知这种努力反而增添了忧思。“更时展丹青,强拈书信频频看”。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展开对方的来信一遍遍地观看。“时展丹青”、“强拈书信”的动作细节描写极为生动传神,表现了词人内心的愁苦和为摆脱这种愁苦的努力挣扎。“又争似、亲相见”,但是,笔墨固然可以传情,终究比不上“亲相见”。
全词紧紧围绕着一个“怨”字层层铺陈,因“怨”而哪堪那吴山越水;为解“怨”去赏美景,“听管弦”,谁知反添“肠断”;最后只好展开书信,频频观看,然而终究不如亲见,其怨又深一层了,全词只有一个怨字,但处处不离怨字,可谓善于写怨也。
猜您喜欢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
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
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
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
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
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
居人愁卧,怳若有亡。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
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
巡层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
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
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
造分手而衔涕,感寂寞而伤神。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
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
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
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
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
辽水无极,雁山参云。
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日出天而曜景,露下地而腾文。
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
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魄动,亲朋兮泪滋。
可班荆兮憎恨,惟樽酒兮叙悲。
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同琼珮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
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
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
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此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
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仙。
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
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
驾鹤上汉,骖鸾腾天。
暂游万里,少别千年。
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
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帝里疏散,数载酒萦花系,九陌狂游。
良景对珍筵恼,佳人自有风流。
劝琼瓯。
绛唇启、歌发清幽。
被举措、艺足才高,在处别得艳姬留。
浮名利,拟拚休。
是非莫挂心头。
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莫闲愁。
共绿蚁、红粉相尤。
向绣幄,醉倚芳姿睡,算除此外何求。
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
乱飘僧舍,密洒歌楼,迤逦渐迷鸳瓦。
好是渔人,披得一蓑归去,江上晚来堪画。
满长安,高却旗亭酒价。
幽雅。
乘兴最宜访戴,泛小棹、越溪潇洒。
皓鹤夺鲜,白鹇失素,千里广铺寒野。
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台琼榭。
放一轮明月,交光清夜。
郎如陌上尘,妾似堤边絮。
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
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
过了离别时,还解相思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