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译文
大丈夫何尝没有滔滔眼泪,只是不愿在离别时涕泗横流。
面对离酒慷慨高歌挥舞长剑,耻如一般游子模样满脸离愁。
一旦被蝮蛇螫伤手腕之后,当断手臂就断壮士决不踌躇。
既然决心闯荡天下建功立业,离别家常便饭何须叹息怨尤。
注释
杖剑:同“仗剑”,持剑。尊:酒器。游子颜:游子往往因去国怀乡而心情欠佳,面带愁容。
蝮蛇:一种奇毒的蛇。螫:毒虫刺人。解腕:斩断手腕。
志:立志,志向。
赏析
这首诗,叙离别而全无依依不舍的离愁别怨,写得慷慨激昂,议论滔滔,形象丰满,别具一格。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下笔挺拔刚健,调子高昂,一扫送别诗的老套,生动地勾勒出主人公性格的坚强刚毅,真有一种“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的气势,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彩笔浓墨描画出大丈夫的壮伟形象。威武潇酒,胸怀开阔,风度不凡,气宇轩昂,仿佛是壮士奔赴战场前的杖剑壮别,充满着豪情。
颈联运用成语,描述大丈夫的人生观。“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本意是说,毒蛇咬手后,为了不让蛇毒攻心而致死,壮士不惜把自己的手腕斩断,以去患除毒,保全生命。作者在这里形象地体现出壮士为了事业的胜利和理想的实现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颈联如此拓开,有力地烘托出尾联揭示的中心思想。“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尾联两句,总束前文,点明壮士怀抱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志向,为达此目的,甚至不惜“解腕”。那么,眼前的离别在他的心目中自然不算一回事了,根本不值得叹息。
此诗以议论为诗,由于诗中的议论充满感情色彩,“带情韵以行”,所以写得生动、鲜明、激昂、雄奇,给人以壮美的感受。
猜您喜欢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浙江秋,吴山夜。
愁随潮去,恨与山叠。
寒雁来,芙蓉谢。
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
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分类: 离别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本作渔钓徒,心将遂疏放。
苦为饥寒累,未得恣闲畅。
去年十二月,身住霅溪上。
病里贺丰登,鸡豚聊馈饷。
巍峨卞山雪,凝冽不可向。
瘦骨倍加寒,徒为厚缯纩。
晴来露青霭,千仞缺寻丈。
卧恐玉华销,时时推枕望。
虽然营卫困,亦觉精神王。
把笔强题诗,粗言瑰怪状。
吴兴郑太守,文律颇清壮。
凤尾与鲸牙,纷披落杂唱。
缄书寄城内,搪突无以况。
料峭采莲船,纵横簸天浪。
方倾谢公酒,忽值庄生丧。
默默阻音徽,临风但惆怅。
春归迨秋末,固自婴微恙。
岁晏弗躬亲,何由免欺诳。
今来观刈获,乃在松江并。
门外两潮过,波澜光荡漾。
都缘新卜筑,是事皆草创。
尔后如有年,还应惬微尚。
天高气味爽,野迥襟怀旷。
感物动牢愁,愤时频肮脏。
平生乐篇翰,至老安敢忘。
骏骨正牵盐,玄文终覆酱。
嗟今多赤舌,见善惟蔽谤。
忖度大为防,涵容宽作量。
图书筐簏外,关眼皆賸长。
饿隶亦胜无,薄田家所仰。
稍离饥寒患,学古真可强。
圣道庶经营,世途多踉跄。
近闻天子诏,复许私酝酿。
促使舂酒材,呼儿具盆盎。
宵长拥吟褐,日晏开书幌。
我醉卿可还,陶然似元亮。
何事轻舟近腊回,茅家兄弟欲归来。
封题玉洞虚无奏,点检霜坛沆瀣杯。
云肆先生分气调,山图公子爱词才。
殷勤为向东乡荐,洒扫含真雪后台。
君如有意耽田里,予亦无机向艺能。
心迹所便唯是直,人间闻道最先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