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勤政楼西老柳

唐代 · 白居易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

分类: 写柳  抒情 

白居易: 写柳  抒情 

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重修勤政楼。此诗作于重修勤政楼的第三年。勤政楼西的一株柳树,是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所种,至唐穆宗长庆年间(821~824)已在百龄上下,其时白居易已五十一岁。以垂暮之年对半朽之树,怆然动怀,因作此诗。

参考资料:
1、陈志明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04-905

译文

风中一棵枝干半枯的大树,马上一个多情看树的老人。
开元年间栽种的一个弱柳,如今已是长庆二年的早春。

注释

临风:迎风;当风。《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立马。唐朱庆余《过旧宅》诗:“荣华事歇皆如此,立马踟蹰到日斜。”
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年至741年。长庆二年:公元822年。

赏析

勤政楼西的一株柳树,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注:开元年间为713年-741年)所种,至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已在百龄上下,当时白居易已五十一岁。以垂暮之年对半朽之树,诗人自然会怆然动怀。东晋桓温北征途中,看到他昔日手种的柳树都已经有十围那么粗了,曾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对树伤情,自古以来就是这样。难怪诗人要良久立马,凝望出神了。树“半朽”,人也“半朽”;人“多情”,而树在诗人眼中,也是物情同人情。宋代辛弃疾就曾写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这样情趣盎然的词句。白居易看到这株临风老柳就好像是出于同病相怜,为了牵挽他这位萍水相逢的老人,才摆弄它那多情的长条。
  诗的开始两句,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物我交融、物我合一的妙境。树就是诗人,诗人就是树,既可以说多情之人是半朽的,也可以说半朽之树是多情的。“半朽”和“多情”,归根到底都是诗人的自画像,“树”和“人”都是诗人自指。这两句情景交融,彼此补充,相互渗透。寥寥十字,韵味悠长。
  如果说,前两句用优美的画笔,那么,后两句则是用纯粹的史笔,作为前两句的补笔,不仅补叙了柳树的年龄和诗人自己的岁数,更重要的是,把百年历史变迁、自然变化和人世沧桑隐含在内,这是诗人的大手笔。它像画上的题款出现在画卷的一端那样,使这样一幅充满感情而又具有纪念意义的生活小照,显得格外新颖别致。

猜您喜欢

偶以拙诗数首寄呈裴少尹侍郎蒙以盛制四篇…美而谢之

唐代 · 白居易

投君之文甚荒芜,数篇价直一束刍。
报我之章何璀璨,累累四贯骊龙珠。
毛诗三百篇后得,文选六十卷中无。
一麋丽龟绝报赛,五鹿连柱难支梧。
高兴独因秋日尽,清吟多与好风俱。
银钩金错两殊重,宜上屏风张座隅。

晓眠后寄杨户部

唐代 · 白居易

软绫腰褥薄绵被,凉冷秋天稳暖身。
一觉晓眠殊有味,无因寄与早朝人。

杨柳八首·其二

唐代 · 温庭筠

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

分类: 咏物  写柳 

醉中得上都亲友书以予停俸多时忧…乘酒兴咏而报之

唐代 · 白居易

头白醉昏昏,狂歌秋复春。
一生耽酒客,五度弃官人。
异世陶元亮,前生刘伯伦。
卧将琴作枕,行以锸随身。
岁要衣三对,年支谷一囷。
园葵烹佐饭,林叶扫添薪。
没齿甘蔬食,摇头谢缙绅。
自能抛爵禄,终不恼交亲。
但得杯中渌,从生甑上尘。
烦君问生计,忧醒不忧贫。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