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南乡子·路入南中

五代 · 欧阳炯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分类: 婉约  南方  写景 

欧阳炯: 婉约  南方  写景 

译文

路入岭南腹地,水边的蓼花紫红,映着棕桐叶的暗绿。一场微雨之后,家家把红豆采集,树下翻扬纤纤细手,一双双雪白如玉。

注释

南中:犹言南国。桄()榔:南方常绿乔木,棕桐树之一种,亦称“砂糖椰子”,其干高大,多产在中国的南方。暗:一作“里”。蓼():水草之一种。红豆:红豆树产于岭南,秋日开花,其实成豆荚状,内有如碗豆大的子,色鲜红,古代以此象征相思之物。纤纤抬素手:即“抬纤纤素手”的倒文。

赏析

花间词人中,欧阳炯和李珣都有若干首吟咏南方风物的《南乡子》词,在题材、风格方面都给以描写艳情为主的花间词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头两句写初入南中所见。桄榔树身很高大,所以作者一眼就能看到。蓼花虽非南国特有,但也以南方水乡泽国为多,所谓“红蓼花寒水国秋”可证。恍榔树叶深绿,故说“暗”。“枕榔叶暗萝花红”,一高一低,一绿一红,一是叶一是花,一岸上一水边,互相映衬,勾画出了南中特有的风光,并写出了它给予作者的第一个鲜明印象。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上两句所写的,还是静物,这里进一步可到人物的活动。红豆也为南中所恃有,岭南天热。微雨过后,业己成熟的红豆荚正待采摘。故有“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的描写。这两句将南中特有的物产和风习、人物活动揉合在一起,组成一幅典型的南中风情画,透出浓郁的地域色彩和生活气息。
  “树底纤纤抬素手。”采摘红豆的,多是妇女,所以远远望去,但见两岸。人家近旁的相思树下,时时隐现着红妆女一的倩丽身影和她们的纤纤皓腕。这是南中风物的写实。但这幅画图却因为有了这一笔,整个地灵动起来了,显现出了一种动人的风的。红豆又称相思子。王维的《相思》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流传众口的诗篇无形中赋予了这索手收红豆的日常劳动以一种动人遐想的诗意美。面对这幅鲜丽而富于温馨气息的画图,呼吸着南国雨后的清新空气,词人的身心都有些陶醉了。《南乡子》单调字数不到三十,格调比较轻快。结句的含蕴耐味显得格外重要。欧阳炯的这首就是既形象鲜明如画,又富于余思的。
  《栩庄漫记》对欧阳炯的《南乡子》八首作了一个总评曰:“《南乡子》八首,多写炎方风物,不知其以何因缘而注意及此?炯蜀人,岂曾南游耶?然其词写物真切,朴而不俚,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而为写景纪俗之词,与李珣可谓笙罄同音者矣。”的确,在《花间集》中,这样朴质清新的风土人情词作,是别具韵味的。

猜您喜欢

南乡子 其四

唐代 · 欧阳炯

洞口谁家,木兰船系木兰花。
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

分类: 风情  江南 

南乡子·璧月小红楼

宋代 · 孙惟信

璧月小红楼。
听得吹箫忆旧游。
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
薄幸声名总是愁。
尘暗鹔鹴裘。
针线曾劳玉指柔。
一梦觉来三十载,休休。
空为梅花白了头。

分类: 婉约  回忆  羁旅  思念 

南歌子

唐代 · 欧阳炯

锦帐银灯影,纱窗玉漏声。
迢迢永夜梦难成,愁对小庭秋色,月空明。

太常引·客中闻歌

清代 · 项鸿祚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
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
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
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分类: 婉约  写景  抒情  孤独 

春光好·天初暖

五代 ·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
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分类: 写景 

点绛唇·咏梅月

宋代 · 陈亮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
君知否?
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分类: 婉约  咏物  梅花  言志  月亮  抒怀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