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注释
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温国公。患:担忧,忧虑。不若:比不上。众:众多。既:已经。迨:到;等到。倍诵:“倍”通“背”,背诵。乃:于是,就。尝:曾经。或:有时。咏:吟咏。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绝编: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终夜:半夜。
猜您喜欢
十月气候变,独怀霜露悽。
僧庐寄楸槚,馈奠失兹时。
竹柏翳阴冈,华林敞神扉。
汛扫托群隶,瞻护烦名缁。
封茔谅久安,千里一歔欷。
持身慕前烈,衔训倘在斯。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尊前通:樽)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一身千里伴征鸿,北去南来羁旅中。
珍重故人相认得,新诗重举旧家风。
玉鞭重倚。
却沈吟未上,又索离思。
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发梳洗。
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
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
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
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
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汉节荧煌直北驰,皇家卜世万年期。
东京盛德符高祖,说与中原父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