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同谢谘议咏铜雀台

南北朝 · 谢朓

穗帷飘井干,樽酒若平生。
郁郁西陵树,讵闻歌吹声。
芳襟染泪迹,婵媛空复情。
玉座犹寂寞,况乃妾身轻。

分类: 咏物  咏史怀古 

谢朓: 咏物  咏史怀古 

背景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临死之前,在《遗令》中吩咐儿子们将自己的遗体葬在邺的西岗,并命从妾与使人住在铜雀台上,早晚供食,每月初一和十五还要在灵帐前面奏乐唱歌。南朝不少诗人对这一历史故事发生了兴趣,纷纷以“铜雀台”、“铜雀妓”为题,伤悲其意,为之歌咏。这首诗便是谢朓为了应和谢暻的铜雀台诗而创作的。

参考资料:
1、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825-827

译文

铜雀台上飘着灵帐,就像死者活着一样供给他酒食。
曹操墓地的树木都长得很茂盛了,他哪里还能听到妄伎唱歌奏乐的声音呢?
妾伎们落泪,空余感伤之情,死人也不知道。
曹操这样的人物尚有一死,妾伎又何足道呢!

参考资料:
1、殷海国.山水诗奇葩——谢灵运谢朓诗选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05月:114
2、辛志贤.中国古典文学普及读物汉魏南北朝诗选注:北京出版社,1981年02月:385

注释

谢咨议:名璟。咨议,官名。铜雀台: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所建,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古邺城的西北隅。穗帷:即灵帐,帷,亦作帏。井干:汉代楼台名,这里借指铜雀台。
郁郁:形容树木茂盛。西陵:曹操的葬地。讵:岂。
芳襟:指妾伎的衣襟。婵媛:情思牵连的样子。这两句是说,妾伎们落泪,空余感伤之情,死人也不知道。
玉座:帝位,这里指曹操的灵位。

赏析

诗人描写祭奠曹操的“盛况”:铜雀台上,歌吹洞天,舞女如云,素白的灵帐,在西风中缓缓飘荡着;曹操的儿子们,供奉先父的亡灵,摆酒设祭,就像曹操活着的时候侍奉他一样。好一个“樽酒若平生”,一种庄严肃穆和隆重热烈的场面,宛然在目。同时,又令人油然想见曹操“平生”把酒临风、横槊赋诗的盖世雄风。然而,生前的气壮山河与死后的隆重庄严,乍看虽颇相仿佛,前后如一,细味却有不胜悲凉之感。逝者如斯,只能“樽酒若平生”了,但反过来说,又不能“樽酒若平生”。一句平白如话的诗,包涵了多重的意蕴,既是描述,又是感慨,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余地。而“郁郁西陵树,讵闻歌吹声”,又与上两句有同工异曲之妙。西陵墓地,树木葱茏;铜雀台上,歌吹沸天——可是,死者长眠地下,不能复闻丝竹之声。这似乎是为铜雀台上的伎妾们设辞,传达她们哀婉的心曲。而从诗人所处的历史地位、历史的角度细加品味,则尤感意蕴丰厚,韵味无穷;时代渺邈,年复一年,魏家天下早已改朝换代,如今已没有人为曹操一月两次,歌舞酒乐,侍奉如常;铜雀故址,西陵墓地,百草丰茂,杂树丛生,而今已不能听到什么歌吹之声。所以,诗人禁不住要为那些无辜的妾伎们悲泣感伤了。芳襟翠袖,徒染悲泣之泪;婉转缠绵,空余伤感之情。连曹操这样的盖世英雄尚且不免“玉座寂寞”的悲哀,更何况那些地位低下、身轻体贱的妾伎们呢。
  表面上看,诗写铜雀台祭奠的隆重,写西陵墓地的荒芜以及妾伎们的芳襟染泪、婉娈多情,旨意似乎是在感叹曹操的身后寂寞。实际上这是个误会。写曹操的身后寂寞,乃是为写妾伎们的寂寞张本,是一种衬垫,“玉座犹寂寞,况乃妾身轻”,正点出了这一中心题旨。盖世英主尚且不免寂寞身后之事,更何况地位低下、生前就已冷落不堪的妾伎们呢。此诗《乐府诗集》题作《铜雀妓》,也正暗示并证明了诗人题咏的中心对象是妾伎,而不是曹操。由此可见到,诗人已从对铜雀故址的一时一事的凭吊和感伤的圈子中跳了出来,站到了历史的高度,既饱含感情又充满理性,以超然的态度来描写、评判这一历史故事,并进而反思人生。他从大人物的悲哀中,看到了小人物的悲哀;从历史的冷酷中,领略到了现实的冷酷;从死者的寂寞中,感受到了生者的寂寞。因而,这种寂寞身后事的感伤和咏叹,已不仅仅胶着在曹操及其妾伎们身上,而上升为一种人生的感喟和反思。所以,他对“铜雀妓”的题咏,既是执着的,又是超然的,在执着与超然的若即若离之中,诗人既认识、评判了历史和人物,也认识、评判了现实和自己。
  这是一首怀古诗。怀古诗是以诗的形式发抒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认识和感受,是对历史故事的一种艺术的评判。所以,诗人往往把自己丰富的思想内蕴和复杂的感情色彩,深深地隐藏、浸润在诗的形象当中,用艺术形象来说话,来作为自己的代言人。谢朓的这首诗,也正具有这样的特点:叙写平白,而蕴含丰富、深刻;辞章短小,却韵味渺远、悠长。

猜您喜欢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

南北朝 · 谢朓

炎灵遗剑玺。
当涂骇龙战。
圣期缺中坏。
霸功兴{宀/禹}县。
鹊起登吴台。
凤翔陵楚甸。
衿带穷岩险。
帷帟尽谋选。
北拒溺骖镳。
西龛收组练。
江海既无波。
俯仰流英盼。
裘冕类禋郊。
卜揆崇离殿。
钓台临讲阅。
樊山开广燕。
文物共葳蕤。
声明且葱蒨。
三光厌分景。
书轨欲同荐。
参差世祀忽。
寂寞市朝变。
舞馆识余基。
歌梁想遗啭。
故林衰木平。
荒池秋草徧。
雄图怅若兹。
茂宰深遐睠。
幽客滞江皋。
从赏乖缨弁。
清巵阻献酬。
良书限闻见。
幸藉芳音多。
承风采余绚。
于役倘有期。
鄂渚同游衍。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十六

南北朝 · 谢朓

连漪映馀雪,严城限深雾。
清寒起洞门,东风急池树。
神居望已肃,徘徊举冲趣。
栖归如迟咏,丘山不可屡。

忆梅

唐代 ·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分类: 咏物  梅花  抒情 

柳梢青·茅舍疏篱

宋代 · 杨无咎

茅舍疏篱。
半飘残雪,斜卧低枝。
可更相宜,烟笼修竹,月在寒溪。
宁宁伫立移时。
判瘦损、无妨为伊。
谁赋才情,画成幽思,写入新诗。

分类: 宋词三百首  婉约  咏物  梅花  抒情 

潇湘神·斑竹枝

唐代 ·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分类: 宋词三百首  婉约  咏物  怀古  哀怨 

迎神 其七

南北朝 · 谢朓

停龙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