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之子,彼仲女者。
考之古今,如仲者寡。
有德之容,有德之性。
所好所习,一出于正。
貌庄而丽,气温而醇。
女子之中,而有斯人。
慈良端厚,内敏而重。
终日寡言,亦不戏弄。
字无难易,所见辄识。
不知此女,从何而得。
读释氏书,欣然有适。
身之所有,皆出自然。
如何不幸,不假之年。
扬州道中,死于六月。
二十七日,暑气酷烈。
二十九日,三更大殓。
形神如生,体亦不变。
其气甚洁,其香甚郁。
附于身者,何用珠玉。
不知此女,而往何处。
杳杳冥冥,云霞烟雾。
世之所有,则维其常。
若斯人者,独秀孤芳。
吾于其母,是为内兄。
哀吟恻恻,慰其死生。
猜您喜欢
鹢口衔波船过猛,樯幔排云北风紧。
耽吟俊老绣衣寒,传诗急使筠筒冷。
诗同使者从何来,谢安枕上吟哦回。
吟哦去望江南雪,雪中往往梅花开。
一别三千里,俱为六十翁。
日中多俗事,枕上忆清风。
闻子生双凤,看书快两瞳。
以囊仍贮果,寄我厥苞红。
翰林岂特文章工,赤心白日相贯通。
先与吴人除二凶,次与吴田谋常丰。
乃与徒役开西湖,狭者使广塞者除。
溉田不知几万夫,其田立变为膏腴。
世世可知无旱枯,吴人衣食常有馀。
有馀之人善可趣,官司亦可省刑诛。
无穷之利谁与俱,前有白傅后有苏。
翰林如此能成务,吴人叩额呼为父。
未知何处立生祠,定是吴山行坐处。
翰林却过淮之东,无人不看眉阳公。
玉堂气貌将以恭,又到南城寻老农。
仍使尊中酒不空,玉泉最好白醅醲。
便将玉水倾喉咙,须臾醉倒无忧翁。
老翁虽醉不敢迂,记得杭州三事书。
欲毗舜智皋陶谟,事防沮隔有所拘。
翰林此说若行诸,圣朝惠泽可大敷。
譬如雷雨动天衢,旷然霈然而廓如。
无分草木与虫鱼,一时奋振皆沾濡。
满堂饮酒尽欢娱,更无一人泣向隅。
老农虽然无所逋,愿同众口齐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