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哨遍·高祖还乡

元代 · 睢景臣

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这差使不寻俗。
一壁厢纳草也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
又是言车驾,都说是銮舆,今日还乡故。
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抱着酒胡芦。
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么大户。
  【耍孩儿】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妇,胡踢蹬吹笛擂鼓。
见一颩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
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
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
  【五煞】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
这些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
  【四煞】辕条上都是马,套顶上不见驴,黄罗伞柄天生曲,车前八个天曹判,车后若干递送夫。
更几个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妆梳。
  【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
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
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
  【二煞】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杯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
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
  【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
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秆,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突处。
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尾声】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
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分类: 讽刺 

睢景臣: 讽刺 

背景

睢景臣是元代有影响的散曲作家。公元1303年(元大德七年),他从扬州到杭州,与著《录鬼簿》的钟嗣成会面,由此可知他曾生活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这段时间里,但具体生卒年不详。《录鬼簿》说他“心性聪明,酷嗜音律”。所作散曲仅保存下套数三篇,该篇是他的代表作。

译文

听说有个大人物要还乡了,社长挨家挨户地通知每个差使:“任何差使均不得借故推脱。”这些差使真不寻常,一边要交纳草料,一边要派服劳役的民夫,都必须执行。有的说是车驾,有的说是銮舆,今天要回乡。只见在喧闹的市集里,王乡老拿着个陶托盘,赵忙郎抱着一个酒葫芦,带着新洗过的头巾,穿着新糨过的绸衫,正好装充有身份的阔人。  
  忽然,瞎王留叫来一伙稀奇古怪的男女胡乱地吹笛打鼓,好像在欢迎什么。一大队人马从村口进来,前头的人拿着几面旗子,颇威风似的。那些旗子上的图案千奇百怪:有在月形环中画白兔;有红圈中画鸟;有画着一只鸡学跳舞的;有画着长着翅膀的狗;有画着蛇缠在葫芦上。  
  还有用红漆刷过的叉,用银镀过的斧头,连甜瓜苦瓜也镀了金。马镫明晃晃的,扇子铺了一层雪白的鹅毛。还有那几个穿着奇怪的人,手里拿着一些罕见的器仗,穿著些奇怪的衣服。  
  辕条套的全是马,套顶上没有驴。黄色丝绸做的伞的把是弯曲的。车前站着八个架前侍卫,车后的是随从。还有几个漂亮女子穿着艳装,一样的打扮。  
  那个大汉下车了,众人马上行礼,但他没有看在眼里。见乡亲们跪拜在地,他挪身用手扶。我突然抬起头一看,那个我认识的,差点气死我了!  
  你本来姓刘,你妻子姓吕。把你从头数到脚:你以前是亭长,喜欢喝酒。你的丈人在村教书,你曾经在我屋庄的东头住,和我一起割草喂牛,整地耕田。  
  春天你摘了我的桑叶,冬天你借了我的米,问我借了都不知有多少了。趁着换田契,强迫称了我三十斤麻,还酒债时偷着少给我几斛豆。有什么糊涂的,清清楚楚地写在账簿上,现成的放着字据文书。  
  过去借的钱要在现在摊派的官差钱里扣除,欠我的粮食你要从粮税里暗地里给我扣出来。我琢磨着刘三:谁上来把你拉扯住,平白地为什么改了姓、换了名,要叫汉高祖。

注释

哨遍:曲牌名,又作“稍遍”。社:古时地方的基层单位。元代以五十家为一社。无推故:不要借故推辞。不寻俗:不寻常,不一般。“一壁厢”句:一边要供给马饲料。一壁厢,一边。也,衬字,无义。索应会:须认真对待。索,须。车驾、銮舆:都是帝王乘的车子,因以作为皇帝的代称。乡老:乡村中的头面人物。忙郎:一般农民的称谓。糨来:浆好,刷洗。用米汗给洗净的衣服上浆叫“糨”。“十畅好”句:正好充装有身份的阔佬。畅好是,又作“常好是”、“畅是”、“唱道”,作“真是”、“正是”讲。妆么,装模作样。
    “瞎王留”句:爱出风头的青年率领一伙装模作样的坏家伙。瞎,犹言坏,胡来。王留,元曲中常用以指好出风头的农村青年。火,同“伙”、“夥”。乔男女,坏家伙。丑东西。胡踢蹬:胡乱,胡闹。踢蹬,语助词,起强调作用。一颩(biao)人马:一大队人马。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一颩”条:“虏中谓一聚马为颩,或三百匹,或五百匹。匹头里:犹“劈头”“打头”“当头”。“白胡阑”句:指月旗。胡阑,“环”的合音。即圆圈。迎霜兔,玉兔,古代神话谓月中有玉兔捣药。一面旗上画的是白环里套住只白玉兔,即月旗。“红曲连”句:指日旗。曲连,“圈”的合音,即红圈,象日的形状。毕月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后来的星历家又以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及各种鸟兽配二十八宿,如“昴日鸡”“毕月乌”等。鸡学舞,这是指舞凤旗。狗生双翅,这里指飞虎旗。蛇缠葫芒:这是指蟠龙戏珠旗。这些旗帜都是乡下人没有看到过的,只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随意加以解释的。
    银铮:镀了银的铮。“甜瓜”句:这是说金瓜锤,帝王的仪仗。“明晃晃”句:这是说朝天镫,帝王的仪仗。“白雪雪”句:这是写鹅朱宫扇。乔人物:怪人物,装模作样的人。
    “黄罗伞”句:此指帝王仪仗中的“曲盖”。曲盖象伞,柄是曲的。天曹判:天上的判官。形容威风凛凛、表情呆板的侍从人员。多娇女:指美丽的宫娥。
    挪身:挪动身躯。猛可里:猛然间,忽然间。觑:偷看。上文“觑得人如无物”的“觑”,当“斜视”讲
    “你身”句:你个人本姓刘。须,本。根脚:根基,犹今言出身。亭长:刘邦曾经做过泗上亭长。秦制。十里为亭,十亭为乡。耽:沉溺,迷恋。拽坝扶锄::泛指平整土地之类的农活。两牛并耕为一坝。坝通“耙”。
    麻三秆:麻三十斤。乡间以十斤为一秆。有甚糊突处:有什么糊涂的地方,意即十分清楚。糊突,糊涂,含混不清。上句中斛:量器名,古人以十斗为一斛。明标着册历:明白地记载在帐簿上。标,记载。册历,帐簿。见放着文书:现在还放着借据在那儿。文书,契约。借条。
    差发内旋拨还:在官差内立即偿还。差发,差拨,官家派的差役和钱粮。旋,立刻,马上。私准除:暗地里扣除。准除,抵偿,折算。刘三:刘邦,排行当为第三。因为他有一个哥哥排行第二。捽住:扭抓。白甚么:凭什么。不是询问原因,而是带有批评意味的责问、质问。

赏析

[耍孩儿]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妇,胡踢蹬吹笛擂鼓。见一颩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
  [五煞]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这些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
  [四煞]辕条上都是马,套顶上不见驴,黄罗伞柄天生曲,车前八个天曹判,车后若干递送夫。更几个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妆梳。
  [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
  [二煞]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杯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
  [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秆,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尾声]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高祖,即刘邦。首段写乡中接驾的准备,众人忙碌而“我”独不解,一开头便为全篇定下诙谐,嘲讽的基调。《耍孩儿》《五煞》《四煞》三首曲子铺陈车驾的排场,本应是庄严高贵的场面在老百姓看来都怪里怪气,莫名其妙,这实际上讽刺了皇家气派和帝王尊严。《三煞》《二煞》《一煞》是数落汉高祖当年的寒酸和劣迹,一下子就揭穿了隐藏在黄袍之后的真面目,而他还在人前装腔做势、目中无人,两厢对比,更觉可笑。《尾》曲是全篇的高潮,“刘三”是作者根据史书杜撰的刘邦的小名,乡民呼出,形神酷似,妙就妙在它粉碎了“真命天子”的神话,所谓帝王之尊在辛辣的嘲笑声中荡然无存。这套散曲把不可一世的汉高祖作为嬉笑怒骂的对象,矛头直指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表现出对皇权至上的强烈不满和对封建秩序的无比蔑视。刘邦是一个很爱虚荣的人,《史记》上说他看到秦始皇出巡时的气派羡慕不已,认为大丈夫应当如此。作者没有被史书中所记载的高祖还乡时嘉惠百姓的“浩荡皇恩”所迷惑,而是注重于史书中描写刘邦爱慕虚荣以及欠王媪酒钱不还、诳称贺钱万贯得以见到贵客等无赖行径的材料,通过艺术加工,无情地揭穿了封建帝王的丑恶嘴脸。当然,作者批判的锋芒不仅仅是指向汉高祖一人,而是指向所有欺压百姓却要装模作样的封建统治者及其爪牙,更是指向残酷地实行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元代统治者。散曲中借乡民之口说刘邦“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流露出轻视劳动的意识,当然是不可取的。

猜您喜欢

【商角调】黄莺儿 寓僧舍秋色

元代 · 睢景臣

寓僧舍
秋色,秋色,几声悲怆,孤鸿出塞。
满园林野火烘霞,荷枯柳败。
【踏莎行】水馆烟中,暮山云外,泊孤舟古渡侧。
息风霾,净尘埃,宝刹清凉境界。
僧相待,借眠何碍?
【垂丝钓】风清月白,有感心酸不耐。
更触目凄凉,景物供将愁闷来。
月被云埋,风鸣在籁。
【应天长】憎舍窄,蚊帐矮,独拥单衾,-宵如半载。
旧恨新愁深似海。
情缘在,人无奈,几般儿可怪。
【随煞】促织絮恼情怀,砧杵韵无聊赖。
檐马奢殿铎鸣,疏雨滴西风煞,能断送楚台云,会禁持异乡客。

大人先生传

魏晋 · 阮籍

大人先生盖老人也,不知姓字。
陈天地之始,言神农黄帝之事,昭然也;莫知其生年之数。
尝居苏门之山,故世或谓之闲。
养性延寿,与自然齐光。
其视尧、舜之所事,若手中耳。
以万里为一步,以千岁为一朝。
行不赴而居不处,求乎大道而无所寓。
先生以应变顺和,天地为家,运去势颓,魁然独存。
自以为能足与造化推移,故默探道德,不与世同。
自好者非之,无识者怪之,不知其变化神微也。
而先生不以世之非怪而易其务也。
先生以为中区之在天下,曾不若蝇蚊之著帷,故终不以为事,而极意乎异方奇域,游览观乐非世所见,徘徊无所终极。
遗其书於苏门之山而去。
天下莫知其所如往也。
  或遗大人先生书,曰:“天下之贵,莫贵於君子。
服有常色,貌有常则,言有常度,行有常式。
立则磬折,拱若抱鼓。
动静有节,趋步商羽,进退周旋,咸有规矩。
心若怀冰,战战栗栗。
束身修行,日慎一日。
择地而行,唯恐遗失。
颂周、孔之遗训,叹唐、虞之道德,唯法是修,为礼是克。
手执珪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
少称乡闾,长闻邦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
故挟金玉,垂文组,享尊位,取茅土。
扬声名於后世,齐功德於往古。
奉事君上,牧养百姓。
退营私家,育长妻子。
卜吉宅,虑乃亿祉。
远祸近福,永坚固己。
此诚士君子之高致,古今不易之美行也,今先生乃披发而居巨海之中,与若君子者远,吾恐世之叹先生而非之也。
行为世所笑,身无自由达,则可谓耻辱矣。
身处困苦之地,而行为世俗之所笑,吾为先生不取也。“

  於是大人先生乃逌然而叹,假云霓而应之曰:“若之云尚何通哉!
夫大人者,乃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变化散聚,不常其形。
天地制域於内,而浮明开达於外。
天地之永,固非世俗之所及也。
吾将为汝言之。
  “往者天尝在下,地尝在上,反覆颠倒,未之安固。
焉得不失度式而常之?
天因地动,山陷川起,云散震坏,六合失理,汝又焉得择地而行,趋步商羽?
往者群气争存,万物死虑,支体不从,身为泥土,根拔枝殊,咸失其所,汝又焉得束身修行,磬折抱鼓?
李牧功而身死,伯宗忠而世绝,进求利而丧身,营爵赏而家灭,汝又焉得挟金玉万亿,只奉君上,而全妻子乎?
  “且汝独不见夫虱之处於褌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
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褌裆,自以为得绳墨也。
饥则啮人,自以为无穷食也。
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死於褌中而不能出。
汝君子之处区内,亦何异夫虱之处褌中乎?
悲夫!
而乃自以为远祸近幅,坚无穷也。
亦观夫阳乌游於尘外,而鹪鹩戏于蓬艾,小大固不相及,汝又何以为若君子闻於余乎?
  “且近者,夏丧於商,周播之刘,耿薄为墟,丰、镐成丘。
至人未一顾,而世代相酬。
厥居未定,他人已有。
汝之茅土,谁将与久?
是以至人不处而居,不修而治,日月为正,阴阳为期,岂吝情乎世,系累於一时,乘东云,驾西风,与阴守雌,据阳为雄。
志得欲从,物莫之穷。
又何不能自达而畏夫世笑哉?
  “昔者天地开辟,万物并生。
大者恬其性,细者静其形。
阴藏其气,阳发其精,害无所避,利无所争。
放之不失,收之不盈;亡不为夭,存不为寿。
福无所得,祸无所咎;各从其命,以度相守。
明者不以智胜,暗者不以愚败,弱者不以迫畏,强者不以力尽。
盖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保身修性,不违其纪。
惟兹若然,故能长久。
今汝造音以乱声,作色以诡形,外易其貌,内隐其情。
怀欲以求多,诈伪以要名;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
坐制礼法,束缚下民。
欺愚诳拙,藏智自神。
强者睽视而凌暴,弱者憔悴而事人。
假廉而成贪,内险而外仁,罪至不悔过,幸遇则自矜。
驰此以奏除,故循滞而不振。
  “夫无贵则贱者不怨,无富则贫者不争,各足於身而无所求也。
恩泽无所归,则死败无所仇。
奇声不作,则耳不易听;淫色不显,则目不改视。
耳目不相易改,则无以乱其神矣。
此先世之所至止也。
今汝尊贤以相高,竞能以相尚,争势以相君,宠贵以相加,趋天下以趣之,此所以上下相残也。
竭天地万物之至,以奉声色无穷之欲,此非所以养百姓也。
於是惧民之知其然,故重赏以喜之,严刑以威之。
财匮而赏不供,刑尽而罚不行,乃始有亡国、戮君、溃败之祸。
此非汝君子之为乎?
汝君子之礼法,诚天下残贼、乱危、死亡之术耳!
而乃目以为美行不易之道,不亦过乎!
  “今吾乃飘颻於天地之外,与造化为友,朝飧汤谷,夕饮西海,将变化迁易,与道周始。
此之於万物,岂不厚哉!
故不通於自然者,不足以言道;暗於昭昭者不足与达明,子之谓也。“

  先生既申若言,天下之喜奇者异之,慷忾者高之。
其不知其体,不见其情,猜耳其道,虚伪之名。
莫识其真,弗达其情,虽异而高之,与向之非怪者,蔑如也。
至人者,不知乃贵,不见乃神。
神贵之道存乎内,而万物运於天外矣。
故天下终而不知其用也。
  逌乎有宋,扶摇之野。
有隐士焉,见之而喜,自以为均志同行也。
曰:“善哉!
吾得之见而舒愤也。
上古质朴纯厚之道已废,而末枝遗华并兴。
豺虎贪虐,群物无辜,以害为利,殒性亡驱。
吾不忍见也,故去而处兹。
人不可与为俦,不若与木石为邻。
安期逃乎蓬山,用李潜乎丹水,鲍焦立以枯槁,莱维去而逌死。
亦由兹夫!
吾将抗志显高,遂终於斯。
禽生而兽死,埋形而遗骨,不复返余之生乎!
夫志均者相求,好合者齐颜,与夫子同之。“

  於是,先生乃舒虹霓以蕃尘,倾雪盖以蔽明,倚瑶厢而徘徊,总众辔而安行,顾而谓之曰:“泰初真人,唯大之根。
专气一志,万物以存。
退不见后,进不睹先,发西北而造制,启东南以为门。
微道德以久娱,跨天地而处尊。
夫然成吾体也。
是以不避物而处,所赌则宁;不以物为累,所逌则成。
彷徉是以舒其意,浮腾足以逞其情。
故至人无宅,天地为客;至人无主,天地为所;至人无事,天地为故。
无是非之别,无善恶之异。
故天下被其泽,而万物所以炽也。
若夫恶彼而好我,自是而非人,忿激以争求,贵志而贱身,伊禽生而兽死,尚何显而获荣?
悲夫!
子之用心也!
薄安利以忘生,要求名以丧体,诚与彼其无诡,何枯槁而逌死?
子之所好,何足言哉?
吾将去子矣。“
乃扬眉而荡目,振袖而抚裳,令缓辔而纵策,遂风起而云翔。
彼人者瞻之而垂泣,自痛其志;衣草木之皮,伏於岩石之下,惧不终夕而死。
  先生过神宫而息,漱吾泉而行,回乎逌而游览焉,见薪於阜者,叹曰:“汝将焉以是终乎哉?“

  薪者曰:“是终我乎?
不以是终我乎?
且圣人无怀,何其哀?
盛衰变化,常不於兹?
藏器於身,伏以俟时,孙刖足以擒庞,睢折胁而乃休,百里困而相嬴,牙既老而弼周。
既颠倒而更来兮,固先穷而后收。
秦破六国,兼并其地,夷灭诸侯,南面称帝。
姱盛色,崇靡丽。
凿南山以为阙,表东海以为门,门万室而不绝,图无穷而永存。
美宫室而盛帷□,击钟鼓而扬其章。
广苑囿而深池沼,兴渭北而建咸阳。
骊木曾未及成林,而荆棘已丛乎阿房。
时代存而迭处,故先得而后亡。
山东之徒虏,遂起而王天下。
由此视之,穷达讵可知耶?
且圣人以道德为心,不以富贵为志;以无为用,不以人物为事。
尊显不加重,贫贱不自轻,失不自以为辱,得不自以为荣。
木根挺而枝远,叶繁茂而华零。
无穷之死,犹一朝之生。
身之多少,又何足营?“

  因叹曰而歌曰:
  “日没不周方,月出丹渊中。
  阳精蔽不见,阴光大为雄。
  亭亭在须臾,厌厌将复东。
  离合云雾兮,往来如飘风。
  富贵俛仰间,贫贱何必终?
  留侯起亡虏,威武赫夷荒。
  召平封东陵,一旦为布衣。
  枝叶托根柢,死生同盛衰。
  得志从命生,失势与时颓。
  寒暑代征迈,变化更相推。
  祸福无常主,何忧身无归?
  推兹由斯理,负薪又何哀?“

  先生闻之,笑曰:“虽不及大,庶免小也。“
乃歌曰:“天地解兮六和开,星辰霄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
衣弗袭而服美,佩弗饰而自章,上下徘徊兮谁识吾常?“
遂去而遐浮,肆云轝,兴气盖,徜徉回翔兮漭漾之外。
建长星以为旗兮,击雷霆之康盖。
开不周而出车兮,出九野之夷泰。
坐中州而一顾兮,望崇山而回迈。
端余节而飞旃兮,纵心虑乎荒裔,释前者而弗修兮,驰蒙间而远逌。
弃世务之众为兮,何细事之足赖?
虚形体而轻举兮,精微妙而神丰。
命夷羿使宽日兮,召忻来使缓风。
攀扶桑之长枝兮,登扶摇之隆崇。
跃潜飘之冥昧兮。
洗光曜之昭明。
遗衣裳而弗服兮,服云气而遂行。
朝造驾乎汤谷兮,夕息马乎长泉。
时崦嵫而易气兮,挥若华以照冥。
左朱阳以举麾兮,右玄阴以建旗,变容饰而改度,遂腾窃以修征。
  阴阳更而代迈,四时奔而相逌,惟仙化之倏忽兮,心不乐乎久留。
惊风奋而遗乐兮,虽云起而忘忧,忽电消而神逌兮,历寥廓而遐游。
佩日月以舒光兮,登徜徉而上浮,压前进於彼逌道兮,将步足乎虚州。
扫紫宫而陈席兮,坐帝室而忽会酬。
萃众音而奏乐兮,声惊渺而悠悠。
五帝舞而再属兮,六神歌而代周。
乐啾啾肃肃,洞心达神,超遥茫茫,心往而忘返,虑大而志矜。
  “粤大人微而弗复兮,扬云气而上陈。
召大幽之玉女兮,接上王之美人。
体云气之逌畅兮,服太清之淑贞。
合欢情而微授兮,先艳溢其若神。
华兹烨以俱发兮,采色焕其并振。
倾玄麾而垂鬓兮,曜红颜而自新。
时暧靆而将逝兮,风飘颻而振衣。
云气解而雾离兮,霭奔散而永归。
心惝惘而遥思兮,眇回目而弗晞。
  “扬清风以为旟兮,翼旋轸而反衍。
腾炎阳而出疆兮,命祝融而使遣。
驱玄冥以摄坚兮,蓐收秉而先戈。
勾芒奉毂,浮惊朝霞,寥廓茫茫而靡都兮,邈无俦而独立。
倚瑶厢而一顾兮,哀下土之憔悴。
分是非以为行兮,又何足与比类?
霓旌飘兮云旗蔼,乐游兮出天外。“

  大人先生披发飞鬓,衣方离之衣,绕绂阳之带。
含奇芝,嚼甘华,吸浮雾,餐霄霞,兴朝云,颺春风。
奋乎太极之东,游乎昆仑之西,遗辔颓策,流盼乎唐、虞之都。
惘然而思,怅尔若忘,慨然而叹曰:
  “呜呼!
时不若岁,岁不若天,天不若道,道不若神。
神者,自然之根也。
彼勾勾者自以为贵夫世矣,而恶知夫世之贱乎兹哉?
故与世争贵,贵不足尊;与世争富,富不足先。
必超世而绝群,遗俗而独往,登乎太始之前,览乎忽漠之初,虑周流於无外,志浩荡而自舒,飘颻於四运,翻翱翔乎八隅。
欲从而彷佛,洸漾而靡拘,细行不足以为毁,圣贤不足以为誉。
变化移易,与神明扶。
廓无外以为宅,周宇宙以为庐,强八维而处安,据制物以永居。
夫如是,则可谓富贵矣。
是故不与尧、舜齐德,不与汤、武并功,王、许不足以为匹,杨、丘岂能与比纵?
天地且不能越其寿,广成子曾何足与并容?
激八风以扬声,蹑元吉之高踪,被九天以开除兮,来云气以驭飞龙,专上下以制统兮,殊古今而靡同。
夫世之名利,胡足以累之哉?
故提齐而踧楚,掣赵而蹈秦,不满一朝而天下无人,东西南北莫之与邻。
悲夫!
子之修饰,以余观之,将焉存乎於兹?“

  先生乃去之,纷泱莽,轨汤洋,流衍溢,历度重渊,跨青天,顾而逌览焉。
则有逍遥以永年,无存忽合,散而上臻。
霍分离荡,漾漾洋洋,飙涌云浮,达於摇光。
直驰骛乎太初之中,而休息乎无为之宫。
太初何如?
无后无先。
莫究其极,谁识其根。
邈渺绵绵,乃反覆乎大道之所存。
莫畅其究,谁晓其根。
辟九灵而求索,曾何足以自隆?
登其万天而通观,浴太始之和风。
漂逍遥以远游,遵大路之无穷。
遣太乙而弗使,陵天地而径行。
超蒙鸿而远迹,左荡莽而无涯,右幽悠而无方,上遥听而无声,下修视而无章。
施无有而宅神,永太清乎敖翔。
  崔魏高山勃玄云,朔风横厉白雪纷,积水若陵寒伤人。
阴阳失位日月颓,地坼石裂林木摧,火冷阳凝寒伤怀。
阳和微弱隆阴竭,海冻不流绵絮折,呼吸不通寒伤裂。
气并代动变如神,寒倡热随害伤人。
熙与真人怀太清,精神专一用意平,寒暑勿伤莫不惊,忧患靡由素气宁。
浮雾凌天恣所经,往来微妙路无倾,好乐非世又何争。
人且皆死我独生。
  真人游,驾八龙,曜日月,载云旗。
徘徊逌,乐所之。
真人游,太阶夷,□原辟,天地开。
雨蒙蒙、风浑浑。
登黄山,出栖迟。
江河清,洛无埃,云气消,真人来,惟乐哉!
时世易,好乐颓,真人去,与天回。
反未央,延年寿,独敖世。
望我□,何时反?
超漫漫,路日远。
  先生从此去矣,天下莫知其所终极。
盖陵天地而与浮明遨游无始终,自然之至真也。
鸲鹆不逾济,貉不度汶,世之常人,亦由此矣。
曾不通区域,又况四海之表、天地之外哉!
若先生者,以天地为卵耳。
如小物细人欲论其长短,议其是非,岂不哀也哉!

分类: 讽刺  批评  现实 

客从

唐代 · 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分类: 讽刺 

寄刘孝叔

宋代 · 苏轼

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
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
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
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质斧。
保甲连村团未遍,方田讼牒纷如雨。
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
诏书恻怛信深厚,吏能浅薄空劳苦。
平生学问止流俗,众里笙竽谁比数。
忽令独奏凤将雏,仓卒欲吹那得谱。
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
今年雨雪颇应时,又报蝗虫生翅股。
忧来洗盏欲强醉,寂寞虚斋卧空甒。
公厨十日不生烟,更望红裙踏筵舞。
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语。
方将雀鼠偷太仓,未肯衣冠挂神武。
吴兴丈人真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补。
自从四方冠盖闹,归作二浙湖山主。
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
去年相从殊未足,问道已许谈其粗。
逝将弃官往卒业,俗缘未尽那得睹。
公家只在霅溪上,上有白云如白羽。
应怜进退苦皇皇,更把安心教初祖。

分类: 讽刺  社会  政治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