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塞上

唐代 · 殷遥

万里隤城在,三边虏气衰。
沙填孤嶂角,烧断故关碑。
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悲。
将军正闲暇,留客换歌辞。

塞上

唐代 · 司空图

万里隋城在,三边虏气衰。
沙填孤障角,烧断故关碑。
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悲。
将军正闲暇,留客换歌辞。

塞上

唐代 · 谭用之

秋风汉北雁飞天,单骑那堪绕贺兰。
碛暗更无岩树影,地平时有野烧瘢。
貂披寒色和衣冷,剑佩胡霜隔匣寒。
早晚横戈似飞尉,拥旄深入异田单。
钵略城边日欲西,游人却忆旧山归。
牛羊集水烟黏步,雕鹗盘空雪满围。
猎骑静逢边气薄,戍楼寒对暮烟微。
横行总是男儿事,早晚重来似汉飞。

塞上

唐代 · 高适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塞上

唐代 · 杜荀鹤

草白河冰合,蕃戎出掠频。
戍楼三号火,探马一条尘。
战士风霜老,将军雨露新。
封侯不由此,何以慰征人。

塞上

唐代 · 王建

漫漫复凄凄,黄沙暮渐迷。
人当故乡立,马过旧营嘶。
断雁逢冰碛,回军占雪溪。
夜来山下哭,应是送降奚。

塞上

唐代 · 戴司颜

空迹昼苍茫,沙腥古战场。
逢春多霰雪,生计在牛羊。
冷角吹乡泪,干榆落梦床。
从来山水客,谁谓到渔阳。

塞上

唐代 · 周朴

受降城必破,回落陇头移。
蕃道北海北,谋生今始知。

塞上

唐代 · 郑渥

出门何处问西东,指画翻为语论同。
到此客头潜觉白,未秋山叶已飘红。
帐前影落传书雁,日下声交失马翁。
早晚回鞭复南去,大衣高盖汉乡风。

塞上

唐代 · 崔融

旅魂惊塞北,归望断河西。
春风若可寄,暂为绕兰闺。

塞上

唐代 · 胡宿

汉家神箭定天山,烟火相望万里间。
契利请盟金匕酒,将军归卧玉门关。
云沈老上妖氛断,雪照回中探骑闲。
五饵已行王道胜,绝无刁斗至阗颜。

塞上

唐代 · 赵延寿

黄沙风卷半空抛,云动阴山雪满郊。
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著弓抄。
鸟逢霜果饥还啄,马渡冰河渴自跑。
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塞上

唐代 · 黄滔

塞门关外日光微,角怨单于雁驻飞。
冲水路从冰解断,逾城人到月明归。
燕山腊雪销金甲,秦苑秋风脆锦衣。
欲吊昭君倍惆怅,汉家甥舅竟相违。

塞上

唐代 · 郭震

塞外虏尘飞,频年出武威。
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
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
仍闻酒泉郡,已合数重围。

塞上

唐代 · 曹松

边寒来所阔,今日复明朝。
河凌坚通马,胡云缺见雕。
砂中程独泣,乡外隐谁招。
回首若经岁,灵州生柳条。

塞上

唐代 · 赵延寿

黄沙风捲半空抛,云动阴山雪满郊。
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著弓抄。
鸟逢霜果饥还啄,马渡冰河渴自跑。
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塞上

唐代 · 黄滔

掘地破重城,烧山搜伏兵。
金徽互呜咽,玉笛自凄清。
使发西都耸,尘空北岳横。
长河涉有路,旷野宿无程。
沙雨黄莺啭,辕门青草生。
马归秦苑牧,人在虏云耕。
落日牛羊聚,秋风鼓角鸣。
如何汉天子,青冢杳含情。

塞上

唐代 · 杜荀鹤

旌旗鬣鬣汉将军,闲出巡边帝命新。
沙塞旋收饶帐幕,犬戎时杀少烟尘。
冰河夜渡偷来马,雪岭朝飞猎去人。
独作书生疑不稳,软弓轻剑也随身。

塞上

宋代 · 余靖

汉使重颁朔,胡臣旧乞盟。
烽烟虚昼望,刁斗绝宵惊。
虎落云空锁,龙堆月自明。
祁连山更北,新筑受降城。

塞上

宋代 · 陆游

塞上今年有事宜,将军承诏出全师。
精金错落八尺马,刺绣鲜明五丈旗。
上谷飞狐传号令,萧关积石列城陴。
不应幕府无班固,早晚燕然刻颂诗。

塞上

宋代 · 柳开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分类: 古诗三百首  边塞  写人 

柳开: 古诗三百首  边塞  写人 

背景

这首诗北宋初年,当时国家统一不久,国力渐长,主要对抗势力便是北方少数民族契丹等,作者当时怀着报效国家之志,创作此诗。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6-7

译文

响箭鸣叫着冲上云霄,草原之上无风,天地间一片安宁,显得响箭的声音更加清脆洪亮。
数百个有着碧绿眼珠的矫健的外族骑士,纷纷提着带金勒向云端看去。

注释

鸣骹:同“鸣髇”,也叫“鸣镝”,一种发出响声的箭,古称“嚆矢”。
骑:骑兵,这里指骑在马上的人。提:提收、提控,这里指拉紧马的缰绳。金勒:金属制作、装饰的带有嚼口的马笼头。

赏析

《塞上》诗主要描写剽悍的北方少数民族的能骑善射。万里晴空之下,辽阔草原之上,数百名健儿纵马驰骋。忽然,一枝响箭穿向云天,大家不约而同地立刻勒马伫立,昂首放目,凝神远望。诗人仿佛是一名技艺超群的摄影师,迅速抓住这瞬间的景象,拍下一个精彩无比的镜头,并且贯注了诗人炽热的主观感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先用“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两句来描写一枝飞箭风驰电掣地刺入高空。《汉书·匈奴传上》:“冒顿乃作鸣镝。”可知响箭是北方少数民族习用的武器,“直上”,表现箭射出后的锐不可当之势。“一千尺”,写箭的射程之远。“天静无风”,不单写出了草原上空的清明宁谧,也写出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寥廓无边。因而那飞箭的呼啸之声就掠过大地,响彻云霄,传送得更加清晰、更加嘹亮、更加遥远——“声更干”。云气潮涩,回音必滞,器物浸润,发音必沉;于是诗人以表现燥性的“干”,来形容箭声的轻脆、尖厉,可谓一字传神。刘克庄《黄蘖诗》说“疏林霜下叶声干”(《后村大全集》卷五),联系落叶的飘然而下的形态,“干”字就用得不是地方,倒不如“萧萧”二字能曲尽其妙。与刘克庄同时略早的徐玑在其《晓》诗中说“犹干竹叶声”(《二薇亭集》),以“干”状风竹之飒飒作响,亦不尽妥帖。惟独形容“天静无风”中“鸣骹”之声用“干”为逼肖。这里,诗人扣着“鸣骹”绘影绘声:上句“直上一千尺”,属于视觉感受,侧重写高,箭身一点,箭影如线;下句“无风声更干”,属于听觉感受,侧重写远,箭声震荡于旷野之上,而这旷野之上的天幕,又恰为箭身、箭影的深色点、线提供了面的浅色背景,点、线、面相互结合而成天然精巧的构图。
  写了天上的“鸣骹”之后,诗人紧接着写地下仰看“鸣骹”的人,这就是诗的后两句:“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碧眼”在这里既突出了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又切合此时抬头望箭的规定场景,还因为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人物的内在情感与外在风采,都可以通过它来集中体现,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个,指眼珠)中”(东晋画家顾恺之语)。王安石的《明妃曲》诗说“明妃初嫁与胡儿”(《王文公文集》卷四十),欧阳修的和诗也说“维将汉女嫁胡儿”(《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八《明妃曲和王介甫作》),都以“胡儿”称外族年轻人。而在柳开诗中则更包含着亲切的语调。“碧眼胡儿三百骑”,描绘一队少数民族的年轻骁骑,句中虽只排列名词,实是以静写动,使人想像那眉宇间流露着威武气概的草原汉子们扬鞭跃马、奔逐追驰的热烈场面。“尽提金勒向云着”,则又以动写静:拉紧了马缰,抬起了望眼,一个接一个的动作霎时聚落在全体骑手的屏气凝视中;正见喧腾,忽归沉静,“向云看”的“三百骑”深深被“直上一千尺”的“鸣骹”所吸引,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宛如戏曲舞台上的角色亮相,具有一种雕塑型的美。唐人李益有一首题为《从军北征》的边塞诗:“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这末二句,写“征人”因闻笛思乡始翘首望月,情原非由所“看”之“月”引起,“月”仅作为乡心之寄托,故而茫然“回首”,格调低沉、色彩灰暗,且无雕塑型的美。对照起来,柳开诗可谓青出于蓝了。因为是一首绝句,字数有限,诗中就难以面面俱到地展开一个全过程。诗人恰能利用短小篇幅,舍弃次要情节,捕捉最为精彩动人的意象,将北方少数民族的剽悍性格与尚武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愧为宋代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柳开生活在北宋初年,宋诗尚未形成铺陈直述,以议论说理见著的特色。同样的内容,在欧阳修诗里却是“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明妃曲和王介甫作》)的质直表现。后来苏辙出使辽国时,在《虏帐》诗中也是“舂粮煮雪安得饱,击兔射鹿夸强雄”,“钓鱼射鹅沧海东”,“弯弓射猎本天性”(《栾城集》卷十六)的夹叙夹议。比较起来,柳开此诗犹有唐人风韵,空灵蕴藉,情辞丰腴。在以意趣气骨、拗折瘦劲取胜的宋诗中,也应算是别具一格的了。而柳开曾经“部送军粮至涿州”,“使河北”,“知代州”,又“徙忻州刺史”,并且“善射”、“倜傥重义”(《宋史·柳开传》),则又表明《塞上》诗写得如此成功,乃是与诗人身历其境,具有实际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

塞上

宋代 · 韦骧

塞草游驹犊,边城夜不关。
健儿心亦礼,老将没于閒。
岂见兵符走,唯闻象贡还。
从兹徐绩比,不得冢前山。

塞上

宋代 · 陶弼

星落胡王死,河窍汉使归。
雪山经夏冷,天马入秋肥。

塞上

宋代 · 司马光

瀚海秋风至,萧萧木叶飞。
如何逢汉使,犹未寄征衣。
不叹千里远,难甘一信稀。
年年沙漠雁,随意得南归。

塞上

宋代 · 寇准

春风千里动,榆塞雪方休。
晚角数声起,交河冰未流。
征人临迥碛,归雁别沧州。
我欲思投笔,期封定远侯。

塞上

明代 · 李梦阳

天设居庸百二关,祁连更隔万重山。
不知谁放呼延入,昨日杨河大战还。

塞上

明代 · 薛始亨

营开一望四郊空,阵破长驱疾雨风。
明月汉关雄嶪嶪,暮云秋碛远濛濛。
旌摇重雪朝穿甲,指堕寒冰夜挽弓。
征戍每年穷塞北,惊心客处绝飞鸿。

塞上

明代 · 李舜臣

秋风边塞上,飞檄忽纵横。
独将三军出,分为四道行。
阴山锋始接,瀚海帐皆倾。
缚得名王至,声驱右北平。

塞上

明代 · 郑伯兴

绝塞万山秋,筹边更筑楼。
马肥春苜蓿,人醉卧箜篌。
图画云台列,功名铁柱留。
上公蒙宠异,方赐紫云裘。

塞上

清代 · 曹锡宝

高岭倚层穹,寒生万壑中。
惊沙常暗日,衰草自生风。
霜落征衣薄,秋高塞马雄。
挥鞭一长望,烟树正空濛。

猜您喜欢

唐代 · 殷遥

归心静对萤飞月,远梦长惊角满楼。

春晚山行

唐代 · 殷遥

寂历青山晚,山行趣不稀。
野花成子落,江燕引雏飞。
暗草薰苔径,晴杨扫石矶。
俗人犹语此,余亦转忘归。

送杜士瞻楚州觐省

唐代 · 殷遥

风流与才思,俱似晋时人。
淮月归心促,江花入兴新。
云深沧海暮,柳暗白门春。
共道官犹小,怜君孝养亲。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