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舲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
须信平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
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
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
衰草凄迷秋更绿,唯有闲鸥独立。
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
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
背景
据《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七年(1290),缮写金字《藏经》,凡糜金二千二百四十四两。”其时元世祖广征江南擅书者。张炎与沈尧道、曾子敬结伴赴元都写经。此词即作于此次北行途中。
译文
我放船于万里黄河,当年多么可笑,这道流水不知何以竟被看成是划分南北的界线!不用说,我平生做梦也没有梦到过这里,如今却真的来游历了。沿着官河摇曳着几株老柳,萧索的古道映照着一片残阳。风停了,可是波涛依旧汹涌不息。岸上的村民看见我们,该会惊讶地问:哪来的这些狂放客人,竟兴高采烈在河上泛舟呢!
萧萧的落叶迎面飞来,河水卷着黄沙一起向远方流去,渐渐地远近再也看不见一个行人的踪影。衰败的野草一片凄迷,在秋气里绿得更深了,只有一只闲鸥企立在那里。高高的浊浪仿佛挟着天空一起浮动,蜿蜒的山岭好像招呼着云朵奔腾而去。入夜之后,璀璨的银河横亘天际。我们叩击着船舱引吭高歌。一曲方终,月亮升起来了,那样孤单凄白。
注释
壶中天:词牌名,即“念奴娇”,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韵。沈尧道:名钦,字尧道,号秋江。曾子敬:名遇,字子敬,又字心传。舲:有窗的小船。底事:何事,为什么,犹“为甚”。须信:须知。官河:官府组织开凿的人工河。野人:借指河边的土著居民。槎:筏也,即木排竹排。
萧萧:风声,草木摇落声。水流沙共远:河水挟裹着黄沙流向远方。都无行迹:完全没有人迹。银浦:银汉,即天河也。扣舷歌:一边歌咏,一边叩击船帮以为节拍。断:歇,终了。
猜您喜欢
分明柳上春风眼,曾看少年人老。
雁拂沙黄,天垂海白,野艇谁家昏晓。
惊心梦觉。
谩慷慨悲歌,赋归不早。
想得相如,此时终是倦游了。
经行岁度怨别,酒痕消未尽,空被花恼。
茂苑重来,竹溪深隐,还胜飘零多少。
羁怀顿扫。
尚识得妆楼,那回苏小。
寄语盟鸥,问春何处好。
旧游编否
穿花省路,傍竹寻邻,如何故隐都荒。
问取堤边,因甚减却垂杨。
消磨纵然未尽,满烟波、添了斜阳。
空叹息,又翻成无限,杜老凄凉。
一舸清风何处,把秦山晋水,分贮诗囊。
发已飘飘,休问岁晚空江。
松陵试招旧隐,怕白鸥、犹识清狂。
渐溯远,望并州、却是故乡。
暮烟起遥岸。
斜日照安流。
一同心赏夕。
暂解去乡忧。
野岸平沙合。
连山近雾浮。
客悲不自已。
江上望归舟。
云隐山晖,树分溪影,未放妆台帘卷。
篝密笼香,镜圆窥粉,花深自然寒浅。
正人在、银屏底,琵琶半遮面。
语声软。
且休弹、玉关愁怨。
怕唤起西湖,那时春感。
杨柳古湾头,记小怜、隔水曾见。
听到无声,谩赢得、情绪难翦。
把一襟心事,散入落梅千点。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
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
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
金鳞正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
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