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西楼雁杳。
叙别梦、扬州一觉。
云澹星疏楚山晓。
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
细织就、霜丝多少。
说与萧娘未知道。
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译文
人离去后西楼就变得空空如也,鸿雁也早已经飞往远方而渺无踪影。与旧日朋友畅叙别离之情也只能在那虚幻的梦境。我和你站立在河桥上,倾述着分别以后的彼此的相思与深情。话还没有说完,却被窗外鸟儿的啼声惊醒了。只见外面云淡星稀,天才刚刚拂晓,楚山迷蒙不清。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夹杂着蟋蟀的哀鸣,仿佛织布机梭在来往穿行,织出了我那如同繁星般的满头白发。这种凄清艰苦的境况,即使我告诉伊人,恐怕也难以体会到我现在的心情。我遥望京师,独自一人对着一盏荧荧秋灯,怎能不百愁俱生,那丝丝白发,怎能不再添几茎?
注释
霜丝:指白发。萧娘:女子泛称。几:多么,感叹副词。
赏析
这首词是秋梦怀人之作,从“向长安”可知,词人所怀念的人是杭州姬妾。上片写梦中所见,叙别离而托之于梦境,虚处实写,颇有情致。首三句借用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诗意,写人去雁杳,是从别后写起,然后再补写别时情景:男女二人伫立河桥,执手话别,依依难舍。下片写离别后叹衰老而寄相思,词调清苦。“云淡星疏”四句,结构上有倒装。“听啼乌”三字本来应在最后,但用者将其放在中间,不仅公是用韵的需要,而且可以加重埋怨、遗憾的语气,也使句法变化生动,词意曲折,增加了趣味性。全词中情景兼融,韵致清雅。陈洵《海绡说词》云:楚山梦境,长安京师,是运典,扬州则旧游之地,是赋事;此时觉翁身在临安也。词则沉朴浑厚,直是清真后身。
猜您喜欢
寒筲惊坠,香豆初收,银床一夜霜深。
乱泻明珠,金盘来荐清斟。
绿窗细剥檀皱,料水晶、微损春簪。
风韵处,惹手香酥润,樱口脂侵。
重省追凉前事,正风吟莎井,月碎苔阴。
颗颗相思,无情漫搅秋心。
银台翦花杯散,梦阿娇、金屋沈沈。
甚时见,露十香、钗燕坠金。
水云共色,渐断岸飞花,雨声初峭。
步帷素袅。
想玉人误惜,章台春老。
岫敛愁蛾,半洗铅华未晓。
舣轻棹。
似山阴夜晴,乘兴初到。
心事春缥缈。
记遍地梨花,弄月斜照。
旧时斗草。
恨凌波路钥,小庭深窈。
冻涩琼箫,渐入东风郢调。
暖回早。
醉西园、乱红休扫。
燕塞雪,片片大如拳。
蓟上酒楼喧鼓吹,帝城车马走骈阗。
羁馆独凄然。
燕塞月,缺了又还圆。
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
何日是归年。
门隔花深梦旧游。
夕阳无语燕归愁。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泪湿:一作:满)
雁足无书古塞幽。
一程烟草一程愁。
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
情思乱,梦魂浮。
缃裙多忆敝貂裘。
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