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觉呼童问几更,未应先作不平鸣。
山深六月有秋意,夜静满城惟雨声。
四海虚名此身愧,百年浮世寸心惊。
谁教檐溜如愁思,欲断还连直到明。
未到黄昏紧闭门,怒雷挟雨过前村。
老夫熟睡浑不觉,风捲涛声入梦魂。
苦雨变秋霖,潇潇入夜深。
乱敲惊叶脱,清响杂蛩吟。
往事十年梦,故乡千里心。
西风助凄切,不管客难任。
官舍人稀夜雨初,疏灯相对竟何如。
乾坤迢递干戈满,烟火萧条里社虚。
报国每惭孙武策,匡时空草贾生书。
手持汉节归何日,北望神京万里馀。
老屋淙淙榻屡移,披衣起坐候晨鸡。
四檐急溜三江泻,一道寒声万弩齐。
飞电过窗开宝鉴,震雷鼓物揭征鼙。
平明点检人间事,流水溶溶涨小溪。
霭霭云四黑,秋林响空堂。
始从寒瓦中,淅沥断人肠。
愁肠方九回,寂寂夜未央。
夜雨山草湿,爽籁杂枯木。
闲吟竺仙偈,清绝过于玉。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背景
此诗写于元和六年(公元811年),白居易四十岁。从“独宿在空堂”可以看出,此诗是为一个与作者相爱的女子而写。且学者周相录考证,这个女子就是白居易几度在诗作中提到过的“东邻婵娟子”湘灵。
译文
我有着深深思念的人,却相隔在远远的异乡。
我有所感怀的事情,深深的刻在心上。
故乡遥远无法回去,我没有一天不遥望它。
内心痛苦万分却无处化解,日日夜夜未曾停止思念。
我的前途似乎也迷茫无望,孤独的在空空的屋子里睡觉。
秋天尚未来临,却已风雨纷纷。
不曾学过苦行僧的佛法,如何忘记曾经的过往!
注释
乡:家乡。
瞻望:往远处或高处看,敬仰并寄以希望。
夕:日落的时候:夕阳。夕照。朝夕相处。无夕:日日夜夜。
残灯:不好的事。夜:黑夜,代指前途的黑暗。空堂:空屋。
晓:到来,来临。正:此时。苍苍:纷纷。
头陀:苦行僧。安:怎么。
赏析
首句开门见山,写出了所要记叙的事情,强烈的感情色彩也在无需意像的渲染的情况下,立刻展现在读者面前。四句话形式上两两相同,但情感上却是层层深入的,第一句提到了人的思念和远,都是平平的概述,点到为止,并没有提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的思念她。第二句则重点写到了思念,写到思念的程度,也并没有深写。行文至此,全诗的中心已经点明框架,已经明晰,但还只是一幅,如果用画画作比的话,构图,或者说是工笔前的白描图,线条简洁而有力。第三句对第一句进行了扩充和延伸,乡远远的程度,对故乡,更准确的说是对故乡的生活,故乡的人的思念之深。第四句是对第二句进行了扩充和延伸。一、三句是写实,故乡、人都是客观存在的。二、四句是写虚,回忆中的事和肝肠绞痛的感觉是诗人主观的感情。一实,一虚,把气氛渲染开来,行文至此,白描已经被染,出现了淡淡的色彩,阴阳、冷暖色初步分明。诗人付与“人”一个“隔”,付与“事”一个“结”字。“隔”、“结”都是冰凉凉的字眼,给人一种一对火热的恋人被活生生分扯开来的感觉。诗人用两个冰冷的字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火热的情感,而火热又败于冰冷,这时引出自己肝肠绞痛的感觉显得自然,又打动了读者。在这里,诗人又用了一个打动人的动词“瞻望”。乡远,瞻望却不可相望见,可是还要望,纵是眼望不见那心也早已回到了那故乡的恋人身畔。
前四句是对一个长时间一直以来状态的写,从“况此”一句开始,诗人就开始描绘一个夜雨的场景了。作者在描写夜雨场景的时候,却是惜字如金。他只用了两句话二十个字。这两句话不写思,不写念,不写人,不写事,只是用简洁的言语描绘了许多意像,灯、堂、天、风雨。一个况字说明这四句所描写的这些是在前四句的前提上进一步增加的。所以,在情感上也是在前四句的思念上增加的。一个“况”字就替代了千言万语的心理描写。“夜”是时间,在“夜”之前诗人用了一个名词作形容词来形容“夜”,“残灯”。灯从晚上点,点到残,一定已是深夜。诗人夜不能寐,久久的思念着心中的恋人。残灯昏暗的光下,长长的灯芯使光闪烁着,诗人在这情景万分伤心,没有言自然显得寂静,寂静使屋子显得“空”,显得寂寥。“空”不一定是真的缺少家具,而是因为缺少“人”。夜雨同话五更的人“空堂”不一定是堂“空”也写出诗人心中的怅然若失。“秋天”“未晓”“风雨”更是融情于景。“苍苍”二字既是对风雨的描写,又是诗人此时的心境。这两句,不着一字思念,而又字字句句把诗人的思念之情着色,分染过的白描已经基本上上好了颜色。最后一句话,可谓画龙点睛之笔,使用直抒胸意的写法,将全诗推向高潮。想忘,又不能忘,想忘,又不敢忘。诗人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就在这无果的结局中谢幕,无数的思念,向何处倾诉。
整首诗贯穿着白居易的大、简、妙风格,虽是写爱情,写思念,但不像多数爱情诗一样婉约,它大气、又不失细腻,这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一种情感之至,一种浑然天成。这首诗不是唐代所流行的工整的今体诗,它共有七句话,前四句大量的重复用字,也并不合乎诗歌的习惯。意像的描写被放在了叙事之后,全诗没有比喻、没有用典,也没有大量的兴、比之作,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格律的羁绊,用最直白的语言,抒发了最真挚的情感。
九月三十日,雨声如别秋。
无端满阶叶,共白几人头。
点滴侵寒梦,萧骚著淡愁。
渔歌听不唱,蓑湿棹回舟。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译文
早出来的蟋蟀叫了之后又停了下来,昏暗的灯熄灭了又被重新点亮。
隔着窗户知道下起了夜雨,因为窗外芭蕉叶上响起了雨点声。
注释
蛩:古指蟋蟀。也指蝗虫。
水怪潜幽草,江云拥废居。
雷惊空屋柱,电照满床书。
竹瓦风频裂,茅檐雨渐疏。
平生沧海意,此去怯为鱼。
小雨夜复密,回风吹早秋。
野凉侵闭户,江满带维舟。
通籍恨多病,为郎忝薄游。
天寒出巫峡,醉别仲宣楼。
树与山同黑,声喧瓦欲飞。
雷行无蚓喙,电起更萤辉。
小市收灯早,荒城击檄稀。
平生听雨意,终恐壮心违。
夜雨潇潇至,天寒拥敝裘。
空床听幻响,独咏解深忧。
次第园蔬润,参差渔火幽。
长江风浪息,何日放舟游。
夜雨听沉寂,颇似嵩少时。
但怪越江上,非此严冬宜。
重冈迷积霰,故山今付谁。
潮头斯更健,鱼尾适自嬉。
独如客子何,耿耿问心期。
梦短添惆怅,更深转寂寥。
如何今夜雨,只是滴芭蕉。
吟魂不饮觉惺惺,那更宵眠得雨晴。
遍地乱沾霜叶碎,随风斜上纸窗明。
暗欣石罅添泉脉,几回檐牙认雪声。
明日梅边曾有约,西郊泥泞未堪行。
卧听空山雨,愁人春夜长。
田蛙与水鸣,聒聒来耳旁。
缅怀千载遥,贤达多遁藏。
岂无命世才,所抱或沮伤。
离家脱尘役,且憩云水乡。
时运不我留,老去空彷徨。
但恐壮志销,放浪宜自彊。
岁云秋矣转炎热,怪底白日云飞回。
疾雷过耳不及掩,澍雨翻盆何自来。
对面镫缸聊屏箑,关心药裹且停杯。
更怜天上佳期近,颇觉人间令节催。
夜半起雷车,天门报晓衙。
何消如此雨,又有未开花。
绣被人中酒,茅檐客梦家。
一晴天地阔,稽首见重华。
夜雨洗残暑,秋风应候来。
庭柯色未减,黄菊意将开。
布被已思夹,霜钟渐欲催。
岁华空向晚,心事日成灰。
春阴正愁绝,夜雨复淋漓。
楚客南冠日,湘累去国时。
千山花尽落,万壑水东之。
脉脉灯前意,夫君知不知。
盛阳烁微阴,五月气蕴隆。
天地为大炉,万物皆废铜。
俯欲濯江汉,仰思凌苍穹。
缩身投蜗角,救暍号天公。
天亦哀人谋,玄云送雷风。
须臾雨如泻,一埽万里空。
有似脱炮烙,又如逃祖龙。
大哉造化力,因见王霸功。
夜半山雨来,梦觉还复息。
寥寥檐溜空,时闻断续滴。
江边依旧钓舟横,万事何曾有一成?
空忆庐山风雨夜,自吹小灶煮蔓菁。
夜雨妨清梦,疏檐落细声。
幽怀无客语,偶坐有琴横。
水阔柴荆迥,风高雁鹜惊。
感时思报主,材薄愧平生。
夜半倏惊觉,狂风搅秋鸣。
掣电起迅雷,骤雨翻盆倾。
逆知造物意,揫敛宝成。
天威不竟夕,须臾山月明。
漠漠春阴未肯晴,空阶滴点到平明。
应知不入笙歌耳,来作愁人枕畔声。
烛花垂穗伴空斋,心事如灰入壮怀。
老倦更阑惟熟睡,任他疏雨滴空阶。
暮雨萧萧集瓦沟,空阶点滴送清愁。
何由乞得须臾睡,直到窗明滴未休。
点滴茅檐雨,长宵不肯晴。
残缸待鸡唱,倦枕厌枭鸣。
已践衰残境,况兼羁旅情。
晨兴亦何事,椎髻绕廊行。
藩篱处处蔓牵牛,薏苡丛深稗穗抽。
只道物生常茂遂,一宵风雨又成秋。
正看飞雪暗江天,不觉新春已粲然。
花气袭人娱独夜,雨声遶舍送丰年。
樵风未改山川旧,褉事空悲岁月迁。
一榼可营身尚健,故应先治下湖船。
人日春犹浅,鸡晨夜向阑。
残缸灯晕小,单枕雨声寒。
难补皇天漏,空思后土乾。
山家尊酒薄,怀抱若为宽。
泽国寒多雨,畸人夜少眠。
不缘酲作病,只合醉终年。
庭草已争茁,园梅空自怜。
重云不难抉,无剑倚青天。
夜雨有残滴,秋碪无绝声。
得诗旋已忘,觅睡固难成。
壮志悲垂老,归耕愿太平。
发春才属尔,岁事又峥嵘。
吾诗满箧笥,最多夜雨篇。
四时雨皆佳,莫若初寒天。
纸帐白于毡,纸被软于绵。
枕傍小铜匜,海沉起微烟。
是时闻夜雨,如丝竹管弦。
恨我未免俗,吟讽劝雕镌。
南朝空阶语,妙建安前,意谓夺造化,百世莫比肩;安知梧桐句,乃复与并传。
夜雨何时无,奇语付後贤。
齿牙摇动鬓毛疏,四壁萧然卧草庐。
急雨声酣战丛竹,孤灯焰短伴残书。
壮心未减从戎日,苦学犹如觅举初。
自笑坚顽谁得似?
同侪太半已丘墟。
似闻疏雨打篷声,枕上悠扬梦半醒。
明日觉来浑不记,隔船相语过前汀。
窗声呼梦断,灯影尚微茫。
忽扫蚊专夜,从知雨献凉。
佳眠嗟莫续,残漏耿犹长。
却忆檠三尺,冯书怯曙光。
依风急雨垫秋清,疏数无时总有声。
最是可怜云裹月,几番阴翳几番明。
玄机粗透古人胸,每说匡来晚未工。
珍重芭蕉前夜雨,为傅消息到墙东。
经岁柴门百事乖,此身只合卧苍苔。
蝉声未足秋风起,木叶俱鸣夜雨来。
棋局可观浮世理,灯花应为好诗开。
独无宋玉悲歌念,但喜新凉入酒杯。
多病西风客,空堂独夜愁。
灯残江上雨,木落岭南秋。
黄卷知何用,丹砂不易求。
君恩无补报,怅望惜淹留。
欹枕更残夜正深,凄风苦雨助哀吟。
蓼莪忍诵思亲句,犬马难忘报主心。
望断江关愁极目,梦回京国涕沾襟。
离离禾黍添新恨,何日西归得好音。
酒力初消梦未成,空阶滴雨到天明。
不须身在阳关外,白发应添四五茎。
夜雨频当枕,疏篱早入秋。
乡思随雁度,客计逐萤流。
活火开新酝,拈花忆旧游。
榕洲任芜没,天外问扁舟。
四畔喧呼寝不宁,萧萧风雨夜三更。
体寒衣温皆同趣,气叹声嗟共一情。
夜雨空窗外,时闻滴滴声。
羁人心万里,欹枕到天明。
初秋雨不歇,云暗四围深。
何处看天地,通宵独抱琴。
蛙声灯影入,鱼气瓦边沉。
寂莫还如此,狂风讵到心。
是夜闻秋雨,萧萧更不禁。
崎岖万里梦,缭绕十年心。
处世明知幻,衔恩奈独深。
何曾待摇落,悽怆到于今。
春气上空林,夜声落寒井。
了然斗室间,坐怯良宵永。
落地杨柳风,入帘海棠影。
烟薄上树消,月微露云冷。
能令万籁空,方知一时静。
风吹海雾作轻阴,树色迷蒙暮影深。
万里暖云春漠漠,一天细雨夜沈沈。
看花拟欲燃红烛,敲句无嫌拥翠衾。
却望朝来晴旭好,青山几处待幽寻。
夜半荒鸡喔喔鸣,披衣起舞气纵横。
未填苦海怜精卫,暂打愁城仗酒兵。
红烛烧残犹堕泪,好花萎谢若无情。
梦中不识东华路,犹是长杨听雨声。
作客本无梦,况经雨意深。
空阶一万滴,滴滴是秋心。
落叶他乡树,孤镫旅夜吟。
披衣不成寐,夜半起鸣琴。
凉风吹落叶,秋气正萧森。
一夜孤篷雨,怀人湘水深。
遥天征雁断,野寺晓钟沈。
料得重云外,苍苍入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