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纤屈损春葱,远山压损眉峰。
早是闲愁万种。
忽听得卖花声送,绣针儿不待穿绒。
译文
雪白的双手常常弯着,累苦了十指纤纤。两道眉毛淡若远山,低低地压迫眉间。心中早已有说不完的愁烦,猛然听得门外传来卖花的叫唤,顿时停住了绣针,忘了把线穿。
注释
玉纤:女子的手。春葱:喻女子手指。远山:妇女的眉式。因望之淡如远山而名。绒:指绣线。
赏析
《全唐诗》有朱绛的《春女怨》:“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朱绛存诗仅此一首,却因末句巧妙的构思留名诗坛。本曲也多少受到了这首小诗的影响。
“玉纤”与“春葱”、“远山”与“眉峰”本属于同一类概念,诗人将它们分拆开来,间以“屈损”、“压损”的词语,“损”是无复旧貌的意思。这样的安排,便带上了一种昔今对照的意味,较之直言“屈损春葱”、“压损眉峰”,更觉婉曲深沉;而“玉纤”、“远山”的拈出,也暗示出主角董针姑的年轻柔美。针姑是对针线女子的称呼,因其飞针走线,所以作者先从其“春葱”寓目入手。所以起首两句,展示了一名年轻女子一边擢弄着纤纤素手做针线活,一边愁眉紧蹙、似有无限心事的形象。
第三句承上启下。“闲愁万种”是对“屈损”、“压损”的小结,“早是”则为领起下文留出了地步。“闲愁”究竟是为了什么作者没有讲,也不易讲,因为平平地叙述解释,难以与上文楚楚动人的愁态匹配平衡。妙在诗人抓住了一个小小的镜头,让这位针线女子停住了手,“绣针儿不待穿绒”。绒即“茸”,是刺绣专用的丝线,因其茸散可以分擘而得名。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听到了门外的卖花声,这无疑是春天来临的信号。诗人在句前加上了一个“忽”字,显示了董针姑此前一直沉浸在愁思之中。猛然意识到春天,不禁停止绣作,于是这其间的感春、伤春、怀春、惜春,自怜青春,自念人生,这种种的意境便俱在读者意中了。这较之朱绛的“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中”显然更为含蓄、隽永,有青出于蓝之妙。
玉纤屈损春葱,远山压损眉峰。
早是闲愁万种。
忽听得卖花声送,绣针儿不待穿绒。
译文
雪白的双手常常弯着,累苦了十指纤纤。两道眉毛淡若远山,低低地压迫眉间。心中早已有说不完的愁烦,猛然听得门外传来卖花的叫唤,顿时停住了绣针,忘了把线穿。
注释
玉纤:女子的手。春葱:喻女子手指。远山:妇女的眉式。因望之淡如远山而名。绒:指绣线。
赏析
《全唐诗》有朱绛的《春女怨》:“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朱绛存诗仅此一首,却因末句巧妙的构思留名诗坛。本曲也多少受到了这首小诗的影响。
“玉纤”与“春葱”、“远山”与“眉峰”本属于同一类概念,诗人将它们分拆开来,间以“屈损”、“压损”的词语,“损”是无复旧貌的意思。这样的安排,便带上了一种昔今对照的意味,较之直言“屈损春葱”、“压损眉峰”,更觉婉曲深沉;而“玉纤”、“远山”的拈出,也暗示出主角董针姑的年轻柔美。针姑是对针线女子的称呼,因其飞针走线,所以作者先从其“春葱”寓目入手。所以起首两句,展示了一名年轻女子一边擢弄着纤纤素手做针线活,一边愁眉紧蹙、似有无限心事的形象。
第三句承上启下。“闲愁万种”是对“屈损”、“压损”的小结,“早是”则为领起下文留出了地步。“闲愁”究竟是为了什么作者没有讲,也不易讲,因为平平地叙述解释,难以与上文楚楚动人的愁态匹配平衡。妙在诗人抓住了一个小小的镜头,让这位针线女子停住了手,“绣针儿不待穿绒”。绒即“茸”,是刺绣专用的丝线,因其茸散可以分擘而得名。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听到了门外的卖花声,这无疑是春天来临的信号。诗人在句前加上了一个“忽”字,显示了董针姑此前一直沉浸在愁思之中。猛然意识到春天,不禁停止绣作,于是这其间的感春、伤春、怀春、惜春,自怜青春,自念人生,这种种的意境便俱在读者意中了。这较之朱绛的“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中”显然更为含蓄、隽永,有青出于蓝之妙。
猜您喜欢
一声金缕词,十分金菊卮。
金刃分甘蔗,金盘荐荔枝。
不须辞,太平无事,正宜沉醉时。
相逢饮兴狂,两螯风味长。
鲜鲫银丝鲙,金锥拆蛎房。
透瓶香,经年佳醖,陶陶入醉乡。
风满紫貂裘,霜合白玉楼。
锦帐羊羔酒,山阴雪夜舟。
党家侯。
一般乘兴,亏他王子猷。
西风黄叶疏,一年音信无。
要见除非梦,梦回总是虚。
梦虽虚,犹兀自暂时节相聚,近新来和梦无。
西风黄叶稀,南楼北雁飞。
揾妾灯前泪,缝君身上衣。
约归期,清明相会,雁还也人未归。
六桥烟柳颦,两峰云树分。
罗袜移芳径,华裙生暗尘。
冷泉春,赏心乐事,水边多丽人。
碧湖环武林,仙舟出涌金。
南国山河在,东风草木深。
冷泉阴,兴亡如梦,伤时折寸心。
香飘桂子楼,凉生莲叶舟。
落日鸳鸯浦,西风鹦鹉洲。
冷泉秋,水西寻寺,题诗忆旧游。
江南春已通,陇头人未逢。
水浅梅横月,山明雪映松。
冷泉冬,烹茶无味,有人锦帐中。
冷泉亭
湖山汲水重,楼台烟树中。
人醉苏堤月,风传贾寺钟。
冷泉东,行人频问,飞来何处峰?
苍猿攀树啼,残花扑马飞。
越女随舟唱,山僧逐渡归。
冷泉西,雄楼杰观,钟声出翠微。
渔榔响碧潭,王孙徙翠岚。
玉勒黄金镫,红缨白面骖。
冷泉南,踏花归去,夕阳人半酣。
塔标南北峰,风闻远近钟。
佛国三天竺,禅关九里松。
冷泉中,水光山色,岩花颠倒红。
鸭头湖水明,蛾眉山岫青。
罗绮香尘暗,池塘春草生。
冷泉亭,太平有象,时闻歌笑声。
怀古
飘零岁月深,消磨意气沉。
恩雨三天隔,愁霜两鬓侵。
强登临,行藏不定,伤时《梁父吟》。
孤身万里游,寸心千古愁,霜落吴江冷,云高楚甸秋。
认归舟,风帆无数。
斜阳独倚楼。
儒冠两鬓皤,青衫老泪多。
满酌贤人酒,相扶越女歌。
且磋跎,万愁千恨,奈予沉醉何!
芙蓉凝晓霜,木犀飘晚香。
野水双鸥靓,西风一雁翔。
立残阳,江山如画,倦游非故乡。
故乡音信沉,故园草木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细沉吟,功名枉恁,断然归去心。
功名览镜看,悲歌把剑弹。
心事鱼缘木,前程羝触藩。
世途艰,艰声长叹,满天星斗寒。
长虹气未收,老天春又秋。
逆旅新丰舍,羞登王粲楼。
几多愁?
白云飞尽,吴江日夜流。
故园天一方,高城泪数行。
芳草迷鹦鹉,晴川隔汉阳。
暮山长,烟波江上,愁人几断肠。
咏金莲
颜色天然风韵佳,据精神闭月羞花。
腻粉妆,施匀罢,风流处那些儿堪画。
【步步娇】微露金莲唐裙下,端的是些娘大,刚半札。
若舞霓裳将翠盘踏,若是觑绝他,不让杨妃袜。
【沉醉东风】那步轻轻慢撒,移踪款款微踏。
或是到晚夕,临床塌,拥鲛绡枕边灯下。
那的是冤家痛紧恰,脱了鞋儿缠咱。
【拨不断】为冤家,恨咱家。
三兜根用意收拾煞,缠得上十分紧恰。
怕松时重套上吴绫袜,从缠上几时撇下。
【离亭宴煞】比如常向心头挂,争如移上双肩搭。
问得冤家既肯,须当手内亲拿。
或是肐膊上擎,或是肩儿上架。
高点银釭看咱,口店弄着彻心儿欢,高跷着尽情儿耍。
为董针姑作
夜深时独绣罗鞋,不言语倒在人怀,做意儿将人不采。
甚娘作怪,绣针儿签着敲才。
海棠轻染胭脂,绿杨乱撒青丝,对对莺儿燕子。
伤心独自,绣针儿停待多时。
玉纤屈损春葱,远山压损眉峰,早是闲愁万种。
忽听得卖花声送,绣针儿不待穿绒。
冷清清独守兰房,闷恹恹倚定纱窗,呆答孩搭伏定绣床。
一会家神魂飘荡,绣针儿签这梅香。
酒边红树碎珊瑚,楼下名姬坠绿珠,枝上翠阴啼鹧鸪。
谩嗟吁,一半儿因风一半儿雨。
池上春归何处?
满目落花飞絮。
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
无绪,无绪。
帘外五更风雨。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
山色谁题?
楼前有雁斜书。
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馀。
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攲枕,雨外熏炉。
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
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
莫重来,吹尽绵,泪满平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