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背景
诗人创作此诗正是在中秋的夜晚,联想到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而此刻正是诗人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所以在如此佳节,又是诗人得意之时,以此背景,诗人创作了此诗。
译文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
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注释
露华新: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嫦娥:多种说法,有说中国神话人物、后羿之妻等。
赏析
“零落的桂花花瓣,带着星星点点的露珠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边散落了下来。”多么美好的场景啊!仿佛如人间仙境一般的场景正是出自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七言绝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毫无忧愁。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现实,却也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也可谓是恰到好处。
虽只描写了一幅“夜赏月桂图”,却让我们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赏桂,这也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使得诗的节气扑面而来。
如此的好诗,读了心清气爽,也不禁对古人的中秋佳节浮想联翩。
猜您喜欢
弃膻在庭际,双鹊来摇尾。
欲啄怕人惊,喜语晴光里。
何况佞幸人,微禽解如此。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欹红婑媠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
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
瘿床闲卧昼迢迢,唯把真如慰寂寥。
南国不须收薏苡,百年终竟是芭蕉。
药前美禄应难断,枕上芳辰岂易销。
看取病来多少日,早梅零落玉华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分类: 古诗三百首 小学古诗 纪游 山 庐山 哲理 早教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通:惟)
分类: 唐诗三百首 小学古诗 写景 写水 友情 送别 早教 月份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