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背景
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韦陟被李林甫所排挤,由吏部侍郎出为襄阳太守。王维写了这首诗寄赠韦陟,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
译文
城郭荒凉本自荒凉冷落,万里山河分外辽阔澄空。
秋高气爽显得太阳更远,南归鸿雁传来哀鸣凄切。
塘水寒碧倒映残荷枯草,馆舍高耸飘落几叶梧桐。
正当这一年将尽的时节,顾影徘徊吟咏起思悲翁。
老朋友已经难以见到了,你寂寞地独处平陵之东。
注释
荒城:荒凉的古城。萧索:萧条冷落;凄凉。
迥:远。嘹唳:形容声音响亮凄清。归鸿:归雁。诗文中多用以寄托归思。
寒塘:寒冷的池塘。衰草:枯草。高馆:高大的馆舍。疏桐:梧桐树间因为稀疏而落下的斑驳的影子。
岁方晏:一年将尽的时候。晏:晚。顾景:即顾影。自顾其影。有自矜、自负之意。悲翁:古曲名。《思悲翁》的省称。
故人:旧交;老友。平陵:一作“平林”,地名,在襄阳之西。此指韦陟任职之地。
赏析
此诗首联开门见山,直接描写边塞孤城的萧条衰败。一座非常荒凉,被人荒废的池城,随着岁月的侵蚀,更添了些岁月斑驳的痕迹,越发地衰败,荒凉。极目望去,万里河山只一片空旷寂寥,这空不只是空间的空虚,也是回首后,戍守边疆,保家卫国之事业付诸东流的空。这一联中,一“自”一“空”,如神来之笔,画龙点睛。自,表现了城池荒废,自身自灭,无人管辖的悲凉。或许当年无数英雄为戍守家园在此叱咤风云,而如今,那雄伟壮阔已消失殆尽,只杂草丛生,一片衰飒。空,亦是沉重的悲凉,这广阔的边城曾经何等的壮阔,何等地雄伟,如今,“浪花淘尽英雄”,英雄事业转头空。无尽的苍凉,无尽的悲壮,尽在这“自”与“空”中。后来杜甫《蜀相》诗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也用了“自”与“空”,应为受此诗启发。
第二联,落笔于高空。秋气肃杀,高远阔大的边城景象,只孤城一座,“天高秋日迥”,是古老的苍凉。满目疮痍,抑制不住满心悲愁。忽城外几点孤雁,凄厉的鸣叫传入耳际,那是寻找同伴的哀鸣,是跋涉在故乡途中悲苦的呼叫,撕心裂肺,揪人心肠。鸿雁尤可展翅飞翔,而自身呢,便怕要陷身此荒凉之地了,不禁自问何时能归乡。内心的愁绪与阴影不禁又增添了一层。
第三联,诗人从身边的细节着眼。城池的荒废,秋日的高迥,欲躲避了这满眼的肃杀的景象,可眼前池塘凛冽的水,岸边衰败的草,驿馆外稀疏枯干的梧桐,处处如此,又能够向何处逃呢。而现在恰是年终之际,归乡也不得,既然躲不过,那就直面这肃杀之景,高咏一曲《思悲翁》。古人杜康以解忧,今诗人咏歌以遣怀。孰不知,“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第四联,诗人故作刚强,似勉强还能控制住内心无限的惆怅、悲凉。
至尾联,忽念及自己在这偏远的边塞荒城上,竟无一好友相伴,一时所有的情感如开闸之水,奔涌汹涌出来,再也难以控制了。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但那难以遣怀的悲愁,却久久不散。
纵观全诗,首句概写,第二联亦从大处落笔,而第三联则从身边细节入手,由远及近,层层递进。且精炼简洁地描绘出边塞荒凉之景,借悲景诉悲情。至结尾两联,则环顾自身,直抒胸臆,情感的深度再往推一层,至顾荒城之忧,思故乡之辈,怀故人之戚,愐肃秋之愁,夹杂缠绕如奔腾河水,昼夜不息,荡气回肠。
猜您喜欢
首春休沐维已陪游及乎是行亦预闻命会无车马不果斯诺
( 册4 卷125 页1246c)
托身侍云陛。
昧旦(一作早)趋华轩。
遂陪[宛鸟]鸿侣。
霄汉同飞翻。
君子垂惠顾。
期我于田园。
侧闻景龙际。
亲降南面尊。
万乘驻山外。
顺风祈一言。
高阳多夔龙。
荆山积[王与][王番]。
盛德启前烈。
大贤钟後昆。
侍郎文昌宫。
给事东掖垣。
谒帝俱来下。
冠盖盈丘樊。
闺风首邦族。
庭训延乡村。
采地包山河。
树井竟川原。
岩端回绮槛。
谷口开朱门。
阶下群峰首。
云中瀑水源。
鸣玉满春山。
列筵先朝暾。
会舞何飒沓。
击钟弥朝昏。
是时阳和节。
清昼犹未暄。
蔼蔼树色深。
嘤嘤鸟声繁。
顾己负宿诺。
延颈惭芳荪。
蹇步守穷巷。
高驾难攀援。
素是独往客。
脱冠情弥敦。
否极尝闻泰,嗟君独不然。
悯凶才稚齿,羸疾主中年。
馀力文章秀,生知礼乐全。
翰留天帐览,词入帝宫传。
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
公卿尽虚左,朋识共推先。
不恨依穷辙,终期济巨川。
才雄望羔雁,寿促背貂蝉。
福善闻前录,歼良昧上玄。
何辜铩鸾翮,底事碎龙泉。
鵩起长沙赋,麟终曲阜编。
域中君道广,海内我情偏。
乍失疑犹见,沉思悟绝缘。
生前不忍别,死后向谁宣。
为此情难尽,弥令忆更缠。
本家清渭曲,归葬旧茔边。
永去长安道,徒闻京兆阡。
旌车出郊甸,乡国隐云天。
定作无期别,宁同旧日旋。
候门家属苦,行路国人怜。
送客哀难进,征途泥复前。
赠言为挽曲,奠席是离筵。
念昔同携手,风期不暂捐。
南山俱隐逸,东洛类神仙。
未省音容间,那堪生死迁。
花时金谷饮,月夜竹林眠。
满地传都赋,倾朝看药船。
群公咸属目,微物敢齐肩。
谬合同人旨,而将玉树连。
不期先挂剑,长恐后施鞭。
为善吾无矣,知音子绝焉。
琴声纵不没,终亦继悲弦。
何物能令公怒喜?
山要人来,人要山无意。
恰似哀筝弦下齿,千情万意无时已。
自要溪堂韩作记,今代机云,好语花难比。
老眼狂花空处起,银钩未见心先醉。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一作卢象诗〕
篱间(一作中)犬迎吠。
出屋候荆(一作柴)扉。
岁晏输井税。
山村人夜归。
晚田始家食。
余布成我衣。
讵肯无公事。
烦君问是非。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