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好事近·夜起倚危楼

清代 · 王国维

夜起倚危楼,楼角玉绳低亚。
惟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
人间何苦又悲秋,正是伤春罢。
却向春风亭畔,数梧桐叶下。

分类: 秋天  写景  抒情  国家 

王国维: 秋天  写景  抒情  国家 

背景

这首词作于1905年的秋天,王国维作为一个文人,也很关心国家大事,因为他所忠于的清王朝如同他描写的秋叶一样,飘零而下,王国维也为此忧心忡忡。但王国维当时只是一个学校教员,生活也是相当的拮据,所以借这首词表达自己对国事和自己命运前途的担忧。

参考资料:
1、王传胪.王国维与人间词[J].四川:四川大学学报,2002:14(7).

译文

半夜起来登上高楼,楼檐与玉绳星是如此接近。漫天当中只有冷冷的月亮和迷茫的霜雾,笼罩着城里人家的房屋。
不要为秋天的到来感到悲伤,也正如不要为春天的逝去而伤心。向往在春风亭的日子,数着一片片飘落的梧桐树叶。

注释

危楼:危即高的意思,指高楼。楼角:高楼的檐角。玉绳:星名,《春秋元命苞》:玉衡北两星为玉绳。亚:通“压”,低垂貌。惟有:只有。鸳瓦:鸳鸯瓦,旧时屋瓦一伏一仰,片片相扣故有此称。
伤春罢:感伤春天逝去。数:计算。梧桐叶下:代表秋天来临。

赏析

这是一首把悲秋的感情和哲理的思致结合起来的小词。但悲秋的感情中结合了对人间的关爱。哲理的思致中也夹杂了一些放不开的执著。
  从上片来看,一般来说古人的诗词在写到“夜起”和“倚危楼的时”的时候,都是由于内心有某种难以言说的忧愁郁闷。那是因为当时国家的命运不容乐观,所以“夜起倚危楼”虽然可能是在写实,但“夜起”与“倚危楼”的组合,却暗示了作者内心也有某种难以言说的忧愁和郁闷。“楼角玉绳低亚”是登楼之所见。但作者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在夜空。而是随着霜天寒冷的月光转向对人间的俯瞰。在月光下从城市的高楼向下看,最显眼的大约也就是一片屋顶。但作者不说“万家屋顶”而说“万家鸳瓦”并非只是因为“鸳瓦”这个词更关丽。因为“万家鸳瓦”令人想到人间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
  下片虽然有“春风亭畔”有“梧桐叶下”。似乎也是写景,实际上却是议论,哲理的思致主要表现在下片之中。伤春与悲秋是诗人的传统,但伤春其实是不愿意看到青春和美好欢乐时光的离去,悲秋其实是不愿意看到衰老和摧伤打击的到来。这种感情本来是人人共有的,诗人只是用诗的语言把这种悲哀表达出来而已。而四季的轮换和春秋的代序是自然规律,不可能因人的愁肠而改变。同样,人的过去和未来也不是自己所能够完全把握的,一生之中不断为此而悲伤痛苦岂不是徒寻烦恼。
  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觉悟,诗人才能够对春秋的代序和盛衰的交替有一种冷静的明察,能够“却向春风亭醉,数梧桐叶下”。这一句,说得实在很妙。“春风”,是欣欣向荣的春天的象征;而梧桐是秋天落叶最早的树木。当梧桐的第一片叶子飘落下来的时候,秋的肃杀便开始一天比一天通近了。所谓“春风亭”,不一定真有此亭,作者只是通过春风与梧桐的对比来表现出这种对哲理的体悟而已。

猜您喜欢

微雨夜行

唐代 · 白居易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分类: 秋天  写雨 

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南徐多景楼作

宋代 · 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
几多愁。
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
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分类: 婉约  秋天  写景  抒情 

秋江晓望

唐代 · 皮日休

万顷湖天碧,一星飞鹭白。
此时放怀望,不厌为浮客。

分类: 秋天  写水  写景  抒情 

苏幕遮·倦凭阑

近现代 · 王国维

倦凭阑,低拥髻,丰颊秀眉,犹是年时意。
昨夜西窗残梦里,一霎幽欢,不似人间世。
恨来迟,防醒易,梦里惊疑,何况醒时际。
凉月满窗人不寐,香印成灰,总作回肠字。

蝶恋花·春到临春花正妩

近现代 · 王国维

春到临春花正妩,迟日阑干,蜂蝶飞无数。
谁遣一春抛却去,马蹄日日章台路。
几度寻春春不遇,不见春来,那识春归处。
斜日晚风杨柳渚,马头何处无飞絮。

蝶恋花·谁道江南秋已尽

近现代 · 王国维

谁道江南秋已尽,衰柳毵毵,尚弄鹅黄影。
落日疏林光炯炯,不辞立尽西楼暝。
万点栖鸦浑未定,潋滟金波,又冪青松顶。
何处江南无此景,只愁没个闲人领。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