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

宋代 · 曹组

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
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
人静,人静。
风动一庭花影。

分类: 婉约  写景 

曹组: 婉约  写景 

背景

《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写于北宋时期。当时词人刚刚睡醒后,看见了门外千顷绿荫和成双成对的黄鹂这一幅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的画面,触发了词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
1、《经典读库》编委会.宋词名家名篇鉴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132-133页

译文

门外绿荫洒地千顷,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树上相互应和着啼个不停。我从床上起来,却又觉得难为情,便独自来到伫立着一棵青桐的水井旁边。我静悄悄的,静悄悄的。突然风一吹,满庭院的花影在风中摇曳。

注释

千顷:形容极其广阔。黄鹂:即黄莺。不胜情:感情承受不了。胜:堪,忍受。碧梧:碧绿的梧桐树。金井:古代宫中多以金色雕饰井栏叫金井。庭:是庭院的意思。花影:花的影子。

赏析

这首词中,“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过去有人将此句解释成词人先醒过来看到千顷绿荫,再听到树间黄鹂娇声啼鸣,两两应和。今天的学者认为这种解释不够精准。从后一句“睡起不胜情”来看,词人应是先在睡梦中闻鸟声,被黄鹂的啾啾鸣啼惊醒,随后才向门外张望,看见绿荫绵延的景象。之所以“不胜情”,是因为他被双鸟和鸣的声音惊醒,随后惊觉自己的孤寂,为了排遣忧怀,他走出门去,“行到碧梧金井”。
  “碧梧”和“金井”是庭院中的景物,梧桐尚是碧绿的,这一描写呼应上句的“绿阴”。整个庭院中,除了黄鹂的啁啾,再无半点声响,词人虽漫步至碧梧之下、金井之畔,却只感觉到“人静,人静”,周身的环境已是一片幽寂,更兼身边无人,故日“人静”,这就越发突显出词人的孤独。
  在一片寂静中,词人正黯然神伤,忽然“风动一庭花影”,更觉此情备幽,难以自胜。词人先叹“人静”,再见“风动花影”,以为是有人到来,细看却发现不是。所谓的“风动一庭花影”,是用以动衬静的手法,鲜明地表现出词人在幽寂的环境中“睡起不胜情”的愁情思绪。
  这首词写静境极有韵味:门外千顷绿阴中只有黄鹂相应之声;碧梧金井畔只有风弄花影。而这些都是闺中人睡起后步出庭院时的所见所闻,背后透露出的是闺中人轻微的寂寞之感。

猜您喜欢

兰陵王·柳

宋代 · 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分类: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婉约  柳树  送别  离情 

女冠子·元夕

宋代 · 蒋捷

蕙花香也。
雪晴池馆如画。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而今灯漫挂。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
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
剔残红灺。
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
吴笺银粉砑。
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分类: 婉约  元宵节  怀念 

渔家傲

宋代 · 曹组

水上落红时片片。
江头雪絮飞缭乱。
渺渺碧波天漾远。
平沙暖。
花风一阵萍香满。
晚来醉著无人唤。
残阳已在青山半。
睡觉只疑花改岸。
抬头看。
元来弱缆风吹断。

点绛唇·一片南云

宋代 · 曹组

一片南云,定知来做巫山雨。
歌声才度。
只向风中住。
恼乱襄王,无限牵情处。
长天暮。
又还飞去。
目断阳台路。

霜天晓角·晚次东阿

清代 · 朱彝尊

鞭影匆匆,又铜城驿东。
过雨碧罗天净,才八月,响初鸿。
微风何寺钟?
夕曛岚翠重。
十里鱼山断处,留一抹、枣林红。

分类: 婉约  纪行  写景 

青门饮

宋代 · 曹组

山静烟沈,岸空潮落。
晴天万里,飞鸿南渡。
冉冉黄花,翠翘金钿,还是倚风凝露。
岁岁青门饮,尽龙山、高阳俦侣。
旧赏成空,回首旧游,人在何处。
此际谁怜萍泛,空自感光阴,暗伤羁旅。
醉里悲歌,夜深惊梦,无奈觉来情绪。
孤馆昏还晓,厌时闻、南楼钟鼓。
泪眼临风,肠断望中归路。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