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姑孰十咏

唐代 · 李白

姑孰溪
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
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
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
何处浣纱人?
红颜未相识。
丹阳湖
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
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
谢公宅
青山日将瞑,寂寞谢公宅。
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
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
唯有清风闲,时时起泉石。
凌歊台
旷望登古台,台高极人目。
叠嶂列远空,杂花间平陆。
闲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
欲览碑上文,苔侵岂堪读?
桓公井
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
石甃冷苍苔,寒泉湛孤月。
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
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澈?
慈姥竹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望夫山
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
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
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
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
牛渚矶
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
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
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
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
灵墟山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云去。
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
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天门山
迥出江上山,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

分类: 咏物  组诗 

李白: 咏物  组诗 

译文

我喜爱这溪水的清幽,乘兴在水中漫游。
荡起船浆怕惊动鸥鸟,垂下钓竿等待鱼儿上钩。
水波翻动了朝霞映下的艳色,岸上的春山延绵着重重叠叠。
不知是哪家的女子在水边浣纱,可惜与这红颜少女不曾相识。
淼淼湖水似与天相连,风波浩荡永无止境。
远处的商船象从天上而来,一片白帆在云间航行。
千岁之龟游于莲叶之上,鸟儿宿在芦花丛间。
少女荡起轻快的小舟,歌声伴着流水的声音。
青山已在暮色笼罩之中,谢公故宅一片寂静。
竹林里人声已经消逝,水池中映出的月色显得格外清冷。
庭院里到处是衰败的荒草,厚厚的苍苔已积满废井。
只有那清风显得幽闲自在,时时在泉石间奏起乐声。
为暸望旷野而登上古台,台高真使人能够极目。
重峦叠嶂在远空中排列,杂花绿树在高平的陆地上相间密布。
闲云有时飘入窗内,翠野之中长出了松竹。
我很想看一看碑上的文字,无奈那青苔侵满了碑石,怎能让我去读?
掘井的桓公早已成为古人,废井却至今未曾枯竭。
石壁上积出冷冷的苍苔,井中的寒泉中沉着一片孤月。
山上的桃花到了春天还要开放,梧桐渐渐在秋风中落叶。
可惜这里路远人迹罕至,谁能见到这古井之水依然清澈?
野竹丛丛傍石而生,似烟霭掩映着慈姥山岛。
那翠色的落影使江波澄绿,虚声中使人感到寒冷来得太早。
竹制箫管能吹出龙吟的声音我未曾听到,但制成笛子吹出的凤曲应当更好。
希望你不要学蒲柳的早凋,而要保持自己的坚贞节操。
仰首远望身临碧空,永远是那充满离别之怨的面容。
江草不知道愁苦,岩间的花儿只管斗艳争红。
远征的夫婿相隔千山万重,千里音信实难相通。
春去秋来的年复一年,这苦苦的相思何时了终?
绝壁直临着大江,山峰连绵耸立相望。
乱石突兀于伏流之间,回波相激自成巨浪。
我惊奇那林木的葱笼秀异,而不敢测知水下精灵的形状。
更有那夜间的山猿啼叫,使我忧心忡忡像醉在江上。
丁令威辞别了世人,拂去俗衣来到这修仙之路。
潜身炼成了九丹,方随着彩云而去。
今日这里的松树藤萝已掩蔽了修炼的幽深山洞,长年荒寂,桃杏已隐入在丛木深处。
不知他成仙化鹤以后,往来于辽东与灵墟山之间有了几度?
远远出现于江面上的天门山,两座山峰隔江相对。
江岸掩映在松色中显出了寒意,巨石将江浪激成花一样碎。
天边的群山参差起伏,缥缈立于晚霞外围。
航船随着落日远去,四看山色苍苍,如同沉于一片青霭。

猜您喜欢

临江仙·寒柳

清代 · 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分类: 婉约  咏物  柳树  抒情 

减字木兰花·花

宋代 · 苏轼

玉房金蕊。
宜在玉人纤手里。
淡月朦胧。
更有微微弄袖风。
温香熟美。
醉慢云鬟垂两耳。
多谢春工。
不是花红是玉红。

分类: 咏物    牡丹 

古风 其五十九

唐代 · 李白

恻恻泣路岐,哀哀悲素丝。
路岐有南北,素丝易变移。
万事固如此,人生无定期。
田窦相倾夺,宾客互盈亏。
世途多翻覆,交道方崄巇。
斗酒强然诺,寸心终自疑。
张陈竟火灭,萧朱亦星离。
众鸟集荣柯,穷鱼守枯池。
嗟嗟失权客,勤问何所规。

湖边采莲妇

唐代 · 李白

小姑织白纻,未解将人语。
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
长兄行不在,莫使外人逢。
愿学秋胡妇,贞心比古松。

分类: 写人  妇女 

象祠记

明代 · 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
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
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
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
曰:“新之。“
“新之也,何居乎?“
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
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
予曰:“胡然乎?
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
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
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
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
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
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
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
《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
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
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
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
《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
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
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
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
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
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
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分类: 古文观止  咏物  哲学  理论 

金陵酒肆留别

唐代 ·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分类: 唐诗三百首  离别  饮酒  友情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