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
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
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译文
明月千里照着长城,将士的盔甲寒冷如冰,戍楼上寒风凛冽,又把长安吹入梦中。
思乡的时候仰望苍天,苍天像思愁浩渺无边。刁斗的残声里残星稀落,城头响起几声呜咽的号角,随着纷飞的大雪漫漫地飘散。
注释
紫塞:长城,亦泛指北方边塞。金甲:铁恺甲。戍楼:边塞驻军的营房。
画角:古乐器名,出自西羌,口细尾大,形如牛角,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绘,故称“画角”。后来军中多用以报昏晓,振士气。
赏析
这首词描写边塞风物,表现征人的乡愁。词以“紫塞月明千里”开篇。北国早寒,夜间披金甲,本已凄冷难耐。孤独中眺望远天,只见明月临关,光照千里。浩荡的月色更引发乡思。紫塞与长安之间,隔千里兮共明月,对月怀人,千载同此情感,思极入梦,因有“梦长安”之语。牛峤是唐僖宗时的进士,他笔下的人物所梦的长安,当是实指,不是如后世之以长安代指京师。说是“梦长安”当兼思故土与念亲人,且当不止此一夕为然,所以下片便不接写梦中所见如何如何,不写比写出的容量更多。
下片仍是写月夜望乡。残夜行将消逝,望中只见高天辽阔,残星暗淡。慢漫飞雪中乡关迷茫。只听得戍楼之间间荡的画角数声,呜咽沉郁。在愁人听来,真是如拉如诉。后来周邦彦《浪淘沙慢》过片的“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几勺,便从此出。唐末五代时期,战争频仍,民不聊生。而词坛上最多追逐声色艳情之作。诚如陆游《跋花间集》所说:“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上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叹也战!或者亦出于无聊故耶?”牛峤虽属花间派,在香艳的词作之外,还能将创作的视野由花间樽前扩展到边来戍楼,写出反映征人离愁之苦的作品,是很难得的。
这首词所写的边塞乡愁,从其情调上看,更接近中唐李益的边塞七绝。它们所表现的悲凉、凄冷的情韵、气氛,正是日益衰败的悲剧时代的新反映。牛峤以紫塞戍楼、中天皓月、飞雪漫漫等景物寄情,使得这首小词的境界显得阔大、雄浑,因此,虽悲凉而不绝望,虽凄冷而含有对温情、幸福的期待。
猜您喜欢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秋气生朔陲,塞草犹离离。
大漠西风急,黄榆凉叶飞。
襜褴罢南牧,林胡畏汉威。
藁街将入贡,代马就新羁。
浮云护玉关,斜日在金微。
萧索边声静,太平烽影稀。
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
玉楼春望晴烟灭,舞衫斜卷金条脱。
黄鹂娇转声初歇,杏花飘尽龙山雪¤
凤钗低赴节,筵上王孙愁绝。
鸳鸯对衔罗结,两情深夜月。
双眉澹薄藏心事,清夜背灯娇又醉。
玉钗横,山枕腻,宝帐鸳鸯春睡美¤
别经时,无限意,虚道相思憔悴。
莫信彩笺书里,赚人肠断字。
舞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燕惊残梦。
门外柳花飞,玉郎犹未归¤
愁匀红粉泪,眉剪春山翠。
何处是辽阳,锦屏春昼长。
柳花飞处莺声急,晴街春色香车立。
金凤小帘开,脸波和恨来¤
今宵求梦想,难到青楼上。
赢得一场愁,鸳衾谁并头。
玉钗风动春幡急,交枝红杏笼烟泣。
楼上望卿卿,窗寒新雨晴¤
熏炉蒙翠被,绣帐鸳鸯睡。
何处有相知,羡他初画眉。
画屏重叠巫阳翠,楚神尚有行云意。
朝暮几般心,向他情谩深¤
风流今古隔,虚作瞿塘客。
山月照山花,梦回灯影斜。
风帘燕舞莺啼柳,妆台约鬓低纤手。
钗重髻盘珊,一枝红牡丹¤
门前行乐客,白马嘶春色。
故故坠金鞭,回头应眼穿。
绿云鬓上飞金雀,愁眉敛翠春烟薄。
香阁掩芙蓉,画屏山几重¤
窗寒天欲曙,犹结同心苣。
啼粉涴罗衣,问郎何日归。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
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柳阴烟漠漠,低鬓蝉钗落。
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
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
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
记得去年,烟暖杏园花正发,雪飘香。
江草绿,柳丝长¤
钿车纤手卷帘望,眉学春山样。
凤钗低袅翠鬟上,落梅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