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对酒春园作

唐代 · 王勃

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
陕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
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自然催一醉,非但阅年光。

分类: 春天  自然  写景  抒情  喜悦 

王勃: 春天  自然  写景  抒情  喜悦 

背景

   此诗应是诗人被唐高宗下令斥出沛王府(669年)之后不久的作品。诗人废职弃官后,在园林中看到春天美景后述之以诗,描绘了莺歌燕舞、繁花似锦的春天风光,并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和回归自然后的喜悦心情。

参考资料:
1、聂文郁.王勃诗解.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127-129
2、杨晓彩,姜剑云 解评.王勃集.山西:山西古藉出版社,2008:35-36

译文

丢了官,从官舍来到山阁;在山阁里我拿起酒对着一座桥来喝。
窄窄的水流,很像拉着一个长长的镜子;从高处落下来的花,送来了一阵一阵的香味。
很多很多的黄莺鸟叫得像唱歌一样,有几个蝴蝶在这里很有次序地飞舞。
这样美好的自然景色正催人多喝几杯,正叫人不要空空地盯着自己的年岁而还想有什么别的计较!

注释

投簪:丢下固冠用的簪子。同“抽簪”,比喻弃官。山阁:依山而筑的楼阁。河梁:河上的桥梁。
长镜:长的镜子。形容狭长的水面。高花:高枝上的花。
断香:阵阵香气。
阅:观赏。一作“惜”。年光:春光。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安排合理,描写细腻,充满情趣。
  首联叙述诗人迫不及待亟欲回归人自然和回归后的形象:“下山阁”、“携酒对河梁”。额联具体写诗人见到的美景,写河水、花香,这是静态描写。颈联写动态景物,写莺歌燕舞,有声有态。两联动静结合,抓住春天景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写出它们的勃勃生机,流露出诗人喜悦轻松的心情。如同谢朓诗句“香风蕊上发,好鸟叶间鸣”(《送江兵曹檀主簿朱孝廉还上国》)一样清新优美。尾联抒发诗人的陶醉之情,与首联呼应。
  诗人尤其擅长调用多种感觉从多方面描写春天的景物。额联从视觉、嗅觉两个角度写春水、花香,颇似宋代王安石诗中的意境“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挠各占春”(《北陂杏花》)。但“长镜”、“断香”充分展示出春水和花香的特点,比王安石的诗句写得更细腻传种,角度更新颖。颈联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写春天的莺歌燕舞,恰似杜甫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生机盎然,其乐融融。
  此诗笔致疏朗,色彩明丽,诗人的兴致、感触通过景物表现出来,情趣盎然,淋漓尽致。

猜您喜欢

倬彼我系

唐代 · 王勃

倬彼我系,出自有周。
分疆锡社,派别支流。
居卫仕宋,臣嬴相刘。
乃武乃文,或公或侯。
晋历崩坼,衣冠扰弊。
粤自太原,播徂江澨。
礼丧贤隐,时屯道闭。
王室如毁,生人多殪。
伊我有器,思逢其主。
自东施西,择木开宇。
田彼河曲,家乎汾浦。
天未厌乱,吾将谁辅。
伊我祖德,思济九埏。
不常厥所,于兹五迁。
欲及时也,夫岂愿焉。
其位虽屈,其言则传。
爰述帝制,大蒐王道。
曰天曰人,是祖是考。
礼乐咸若,诗书具草。
贻厥孙谋,永为家宝。
伊余小子,信惭明哲。
彼网有条,彼车有辙。
思屏人事,克终前烈。
于嗟代网,卒余来绁。
来绁伊何,谓余曰仕。
我瞻先达,三十方起。
夫岂不怀,高山仰止。
愿言毓德,啜菽饮水。
有鸟反哺,其声嗷嗷。
言念旧德,忧心忉忉。
今我不养,岁月其滔。
黾勉从役,岂敢告劳。
从役伊何,薄求卑位。
告劳伊何,来参卿事。
名存实爽,负信愆义。
静言遐思,中心是愧。

散关晨度

唐代 · 王勃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春思

唐代 ·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分类: 唐诗三百首  春天  妇女  坚贞  思念 

玉楼春·寂寂画堂梁上燕

宋代 · 魏承班

寂寂画堂梁上燕,高卷翠帘横数扇。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愁倚锦屏低雪面,泪滴绣罗金缕线。
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

分类: 婉约  闺怨  春天  对月  怀人 

观内怀仙

唐代 · 王勃

玉架残书隐,金坛旧迹迷。
牵花寻紫涧,步叶下清谿.
琼浆犹类乳,石髓尚如泥。
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

魏王堤

唐代 · 白居易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分类: 春天  写景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