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
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一声吹灭。
译文
月亮被层云笼罩,阵阵晚风吹动悬挂在画檐下的铁马铜铃,叮当作响,这使得人更加感到悲凉凄切。起身挑挑灯芯,想把自己所有的思念、所有的悲苦、所有的怨恨都写下来说给心上人听,可是又长叹一声,想把灯吹灭,不再写了。
注释
双调:宫调名。寿阳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风”。风弄铁:晚风吹动着挂在檐间的响铃。铁:即檐马,悬挂在檐前的铁片,风一吹互相撞击发声。两般儿:指“云笼月”和“风弄铁。”凄切:十分伤感。剔银灯:挑灯芯。银灯,即锡灯。因其色白而通称银灯。吁气:叹气。
赏析
元散曲表现思妇的凄苦,往往设身处地,曲尽其致。这首小令,就有着这种熨帖细微的特点,其最出色的地方就是意境绝妙。
起首两句,写云层遮住月亮,夜风将檐前铁马吹得叮当作响。前者为色,造成昏暗惨淡的效果;后者为声,增添了凄清孤寂的况味,所以接下去说“两般儿助人凄切”。用一个“助”字,说明曲中的思妇凄切已久。这“两般儿”已足以设画出凄凉的环境,从而烘托出人物的境遇及心情。
思妇对这“两般儿”如此敏感,是因为她独守长夜。这种凄切的况味难以忍受,亟须排遣,于是就有了四、五两句的情节。灯盖里的灯草快燃尽了,思妇将它剔亮——这也说明她在黑夜中确实已挨守了好多时候。剔亮银灯的目的,是为了将心中的思情同眼前的悲苦写在信上,好寄给远方的丈夫。却不料一声长叹,无意间竟把灯吹灭了。这两句针线细密:“剔银灯”回应“云笼月”,云蔽月暗,光线昏淡,加上银灯又不争气,灯焰将尽,故需要“剔”;而“长吁气”则暗接“风弄铁”,窗外的风儿足以掀弄铁马,毕竟还未能影响室内的银灯,如今居然“一声吹灭”,足见长吁的强烈。这个小小的片段,既出人意外,又使人觉得极为真实;女主人公的心事和愁情虽没有写成,却一清二楚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个结尾堪称出色。灯到底吹灭与否,作者未明言说破,或是故意不说破,这就使读者自然去想象曲子中之女主人公欲吹不忍,不吹又于心难平的矛盾心理和复杂表情,揣摩诗句所包含的爱恨交织的情韵。可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的诗理。
《彩笔情辞》载卢挚的《寿阳曲·夜忆》四首,其中之一与此曲仅有少量不同,全文是:“窗间月,檐外铁,这凄凉对谁分说。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把灯吹灭。”两作孰先孰后不易确定,不过末句是“一声吹灭”比“把灯吹灭”更有韵味。又《乐府群玉》有钟嗣成《清江引·情三首》,其一曰:“夜长怎生得睡着,万感着怀抱。伴人瘦影儿,唯有孤灯照。长吁气一声吹灭了。”钟嗣成是元晚期作家,其末句构思无疑是受了此曲的影响。
猜您喜欢
帘外西风飘落叶,扑簌簌落满阶砌。
晚景消疏,秋声呜咽,又是断肠时节。
【乔牌儿】寸心愁万叠,业眼怎交睫?
孤帏难捱半夜,凄凉何日彻!
【风入松】劣冤家真个负心别,陡恁的随邪。
好姻缘取次磨灭,谩交人感叹伤叹!
楚岫被云遮,袄庙火烧绝。
【鸳鸯煞】谁承望半路思他心起,待刚来自家冤业。
宝鉴分开,玉簪掂折。
喝道薄幸亏人,神天觑者。
到如今着坚心儿捱,不消分别。
负德辜恩见去也。
又
一片花飞春意减,休直到绿愁红惨。
夜拥鸳衾,晓临鸾鉴,病恹恹粉憔胭淡。
【风入松】再休将风月檐儿担,就里尴尬。
付能捱得离坑陷,又钻入虎窟蛟潭。
使不着狂心怪胆,恁却甚饱轻谙。
【阿忽令】才见了明暗,且做些搠淹,倘忽间被他啜赚,那一场羞惨。
【鸳鸯煞】有魂灵晓事伊台鉴,没寻思休惹人嚼啖。
恁便坐守行监,少不得个面北眉南。
唱道小可何堪,他亲怎敢。
恁那鬼厮扑恩情忺,得时暂委实受过吃苦难甘,恁时节冤家信得俺。
夜行船
不合青楼酒半酣,据些呵小生该斩。
楚岫云迷,蓝桥水淹,没气性休交人啜赚。
【风入松】对人前排得话儿岩,就是尴尬。
吓破风流胆,这一场吃苦难甘。
相知每无些店三,般得人面北眉南。
【阿忽令】觑了他行赚,呼了它言谈。
动不动口儿泼忏,道的人羞惨。
【鸳鸯煞】尽教他统镘的姨夫喊,岂无晓事相知鉴。
俺不是曾花里钻延,酒楼上贪婪。
唱道俺气般看他,他心肝般看俺。
想这场聚散别离寻思好淡。
若是奶奶肯权耽,俺这合死的敲牙再不敢。
雁北飞,人北望,抛闪煞明妃也汉君王。
小单于把盏呀刺刺唱。
青草畔有收酪牛,黑河边有扇尾羊,他只是思故乡。
双脸,小凤战蓖金飐艳。
舞衣无力风敛,藕丝秋色染。
锦帐绣帷斜掩,露珠清晓簟,粉心黄蕊花靥,黛眉山两点。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
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因他害,染病疾,相识每劝咱是好意。
相识若知咱就里,和相识也一般憔悴。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