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彊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猜您喜欢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
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
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
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
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
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车马古城隅,喧喧分晓色。
行人念归涂,居者徒惨恻。
薄宦共羁旅,论交喜金石。
荐以朋酒懽,宁知岁月适。
人事坐云变,出处俄乖隔。
关山自兹始,挥袂举轻策。
岁暮寒云多,野旷阴风积。
征蹄践严霜,别酒临长陌。
应念同时人,独为未归客。
吾尝思醉翁,醉翁名自我。
山林本我性,章服偶包裹。
君恩未知报,进退奚为可。
自非因谗逐,决去焉能果。
前时永阳谪,谁与脱缰锁。
山气无四时,幽花常婀娜。
石泉咽然鸣,野艳笑而傞。
宾欢正諠哗,翁醉已岌峨。
我乐世所悲,众驰予坎轲。
惟兹三二子,嗜好其同颇。
因归谢岩石,为我刻其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