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起处,斜日半江红。
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
家在五湖东。
注释
篙:竹篙。梅子雨:即夏天梅子黄熟时的连绵细雨。耐:宜,适宜。藕丝风:形容风雨细如藕丝。五湖:指太湖。
赏析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短歌。起句以悠扬的歌声,抓住读者的听觉,先声夺人,引出明丽的画面:斜日半江红。斜日正是落日,落日的晚霞洒在江面上,碧绿的江水出现了“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诗)的瑰丽画面。接着词人又以“柔绿的竹篙”和“黄梅细雨”点缀画面,夕阳之下,细雨,江水新涨,着一“添”字,使人似乎看到竹篙吃水加深,使撑船之人更需奋力,情绪渐渐高涨,推出词中的主人公:穿着淡黄衣衫撑篙的舟子。他那随藕丝般微风飘动的黄色衣衫,不仅给画面增添了新的色彩,也给画面增添了生气。“藕丝风”三字把无形之风写得富有质感,“藕”字透出柔和粉嫩的色彩,造成优美的视觉效果。最后,以“家在五湖东”收尾。这是舟子的家乡,也是词人的家乡太仓的所在地,轻描淡写的陈述句式,却有十分丰富的意蕴,首先是说明家乡之所在,其次点《忆江南》之题,洋溢着舟子,也是词人对家乡的热爱。
全词写景如画,色彩和谐,折射出词人心灵的平静。境界的开阔和景物的明丽,又透露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摹景抒情,诗中有画,表现了诗与画的同步造诣和审美情趣,达到了唐代诗人“诗中画趣”的优美境界。
猜您喜欢
薄游狎流光,五帙俄已至。
今为悬弧旦,使我废朝食。
窃拊有尽身,自抆终天泪。
罢牙息众嚣,闭阁负馀惴。
离疏非冠日,通籍乃韶岁。
为郎典方迓,业已三上计。
比舍饶俊民,兴辞骛遥诣。
虽匪大国香,岂为当门植。
众嫭方奏淫,如何独求退。
栖迟三辅谳,屏营东秦寄。
雈苻既如浣,萧斧永绝试。
烈炎弥原来,玉石同迸碎。
龃龉缇萦书,艰危子坚祀。
扣阍不睹天,洒血空坟地。
岂无经渎念,处死殊以未。
流哀悴松柏,馀辱蒙萝薜。
屯夷理垂极,鼎革时初际。
皇瞩回覆盆,谷灰起幽吹。
徊徨深隐恻,踯躅窥慈意。
南舟遍楚越,北辕轘晋魏。
蓬心绝羝触,栎质惭鼯技。
畴谓偏奇禀,谬中通人嗜。
三台敢希历,九列无乃赘。
牵马似有曹,攻驹岂吾艺。
是时秋欲暮,天子问郧帅。
尔以中执法,其往司节制。
寻叨玺书宠,仍拜宫壶赐。
肃肃萃冠簪,悠悠度旌旆。
如何渭桥色,已作天涯视。
严霜逐飞盖,脩路疲征驷。
汉水擘峡来,嵾峰蹈空置。
褒斜绾单毂,井陉艰列骑。
偶同王遵叱,无取子阳喟。
片檄寝赤丸,尺箠走墨吏。
捃拾虞军兴,纵舍伸主惠。
窃窥宽大朝,因驿上封事。
愚得或有一,斯狂岂可二。
既采葑菲诚,复贷尸俎罪。
虽尔竭涓涘,何由报恩施。
芳已凋蕙兰,辛犹残姜桂。
揶揄路鬼讥,婵媛女媭詈。
策足趣暮闉,长鸣顿其辔。
甘为退飞鹢,不作骧首骥。
松柏偶然乔,宁因青阳媚。
誓墓今已乖,入宫频见忌。
谬陪七子列,恐为颜延弃。
虽谢三君后,未甘李膺易。
数往已自疑,揣来人同愧。
伊昔虞舜慕,五十犹不替。
惟彼曼容秩,六百旋请致。
而我独何为,心迹两成悖。
鬓讶蒲柳零,身安匏瓜系。
雕虫业久贱,小草名还细。
服政政欲疲,知命命何冀。
纵识去者非,焉睹来者是。
昔人多无闻,今余焉足畏。
秋叶旦暮零,亲知同飘坠。
江水日夜流,富贵亦偕逝。
驻颜问刀圭,多难损根器。
皈诚悟正觉,庶矣超人世。
鸠雨细,燕风斜。
春悄谢娘家。
一重帘外即天涯。
何必暮云遮。
钏金寒,钗玉冷。
薄醉欲成还醒。
一春梳洗不簪花。
孤负几韶华。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
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
行客自多愁。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
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
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初日松楸地,相过倍黯然。
古今杯酒得,生死谏书传。
旧客西州泪,新题京兆阡。
向来同病者,老诵独醒篇。
丞相仓皇出虎穴,夜半真州鬓成雪。
江南是处万马尘,海上堪挥一腔血。
丈夫变名难变心,此心在宋不在身。
从行少年四五辈,倜傥千秋荆聂伦。
崖山波腥鼓欲死,柴市星寒碧初委。
若使黄冠自北还,犹能赤帜从东起。
仙岩之山郁嶙峋,二百年来日月新。
毋论削迹勤王地,大有衣冠荐芷蘋。
君不见真人奋淮北,金戈立扫毡裘色。
鄂国喑呜表后身,瀛公宛转留遗息。
解道狂胡运已微,只今白羽昼长飞。
铁衣自举石马汗,一夕犛庭转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