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梁山是帝墟,石楼苔雨上金铺。
千年留得降王在,辛苦昭陵六马图。
我爱陶渊明,所居惟种柳。
与世实寡谐,委怀在杯酒。
不有千古心,谁识千载后。
意欲从之游,斯人复何有。
会稽岩壑今犹古,王谢经行何所之?
感慨传人有余思,风流异代不同时。
春来野水生蒲柳,雨过空山长蒺藜。
异代无人知禹穴,游人来往到今疑。
渊明晋徵士,子云莽大夫。
超然归去辞,深哉太玄书。
文词重金石,轩冕轻锱铢。
恬退各有□,□□辨贤愚。
焉知千载下,直笔逢董狐。
富贵何足云,节义斯良图。
奈何今世士,草间乞为奴。
首鼠幸脱兔,辱国心何如。
嗟嗟白野公,肝脑污泥涂。
见道固明白,杀身似模糊。
读我怀古诗,后贤其监诸。
尼父未适鲁,屡屡倦迷津。
徒怀教化心,纡郁不能伸。
一遇知己言,万方始喧喧。
至今百王则,孰不挹其源。
往来是日月,变动是寒暑。
伏腊虽不周,尔且对妻子。
遥知风尘表,万象互吞吐。
所以鹿门人,江左不得取。
翠裹红遮艳粉围,春风夜夜可曾归。
十年再抚章台马,巷陌人家大半非。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背景
据辽王鼎《焚椒录》,此诗作于辽道宗大康元年(1075年),身为皇后的萧观音因谏阻道宗单骑驰猎,已久被疏远,心情孤寂而苦闷。同情赵飞燕,是写作此诗的心理因素和感情基础。
译文
宫中的人只数落赵飞燕花俏的装扮,她们似云如雨误了汉帝。
只有夜空的月亮知情,曾看到飞燕被汉帝打入冷宫。
注释
数:数落,指责。赵家妆: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的装扮。败雨残云:指赵飞燕和其妹。
昭阳:汉宫殿名。据传赵飞燕为了固宠,在宫中立住脚跟,与人私通,希望生个“太子”作靠山,事发后被打入冷宫。
赏析
如诗题所示,这是一首怀古诗,从其字面上看,怀的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赵飞燕善歌舞,以体轻,号曰“飞燕”,被召入宫,先为婕妤,不久立为皇后。其妹赵合德亦为昭仪,姊妹专宠十余年。后因成帝倾心合德,飞燕渐被疏远。
全诗四句,字面意思分两层。一、二句为一层,写汉家宫中对赵飞燕的指责。“数”字,为两句的关键性动词,“赵家妆”和“败雨残云误汉王”都是“数”的“宾语”,即赵氏被指贵的瑕疵。“赵家妆”,据《汉书》、《飞燕别传》等记载,赵氏在宫,妆饰奢华,“自后宫未尝有焉”,飞燕“喜隅步行,者入手执花枝颇顿然,他人莫可学也”,李白《清平调》“借问汉宫谁得似,可伶飞燕倚新妆”,亦谓赵氏装束之新奇。而赵合德则喜绾“欣感愁鬓”。“败雨”句盖指赵氏姊妹与轻簿子弟私通事。赵氏在宫,当时就有人骂为“祸水”,诗中用“只数”云云,已可见指责者之多。
三、四两句是第二层意思,在笔势和立意上都是个大转折,转而为赵氏申诉:在官中舆论口一边倒的指责声中,只有那“知情”的“一片月”,是亲眼看到赵飞燕是怎么样被汉成帝搞到昭阳宫的见证。飞燕出身甚微,本是阳阿主家的婢女。汉成帝到阳阿主家寻欢作乐,“见飞燕而说(悦)之”,硬是凭着皇帝的权威把飞燕弄到宫中,占为私有。后来,插进一个赵合德,迷住了成帝。飞燕为了固宠,为了在倾轧无常的宫中立住脚跟,才与人私通,希望生个“太子”作靠山。在当时的宫中,能够体谅飞燕这番良苦用心的,看来只有那“一片月”了。凡此,皆应是三、四两句的内涵。诗作者箫观音在这里翻了一个历吏大案,失胆地对赵飞燕表示了由衷的同情。这种同情,在诗的开头“只数”二字里已露端倪,“只数”云云,正是指出宫中舆论(指责)的偏颇,到了三、四两句,才正式转笔,一反历史的成见,缠绵而含蓄地袒露了自己深沉的思索。这样,单从字面意义上看,这首诗心存忠厚,思绪缠绵,用语含蓄,立义分明,气度和雅,确已显示了一定的思想和艺术的高度。
但这首诗并非单纯“怀古”,而是揉进了作者的自我身世之感,借言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磊,所谓托意而作也。
昔我从耆英,图史娱朝昏。
咄嗟陵与谷,永谢西州门。
梦中亦识路,欲往先销魂。
往还无须臾,失声强复吞。
西山照公槛,南山亘公垣。
平生五亩池,东海遥崩奔。
公门山海并,遂斡造化元。
招公有薇菊,酬公有佳尊。
行吟闻地籁,飞奏劘天阍。
公来月星县,公归江汉翻。
六籍未渠央,百圣谅斯存。
翩翩媚学子,风节当谁敦。
我发日以变,洮面留心源。
庶无骍汗流,独此清泪痕。
英英出灵变,杳杳通绪言。
因风荐商参,秋思随孤骞。
我昔游海上,东望三神山。
风波几万里,苍茫云霭间。
鱼龙自掀舞。
天空日月閒。
神仙渺无迹,徐福去不还。
空余蓬莱阁,千载留人寰。
不忧不愠颜氏子,载色载笑陶渊明。
万顷黄陂挠不动,三贤万世仰高名。
万事信前缘,陶窗稳醉眠。
笑他名下士,底似饮中仙。
乐在身何羡,閒多性所便。
不穷能有几,试数昔诸贤。
干将补弊履,铅刀割全牛。
千金市骏骨,鼓车役骅骝。
薛烛已云远,伯乐不可求。
此理难致诘,吾其赋归休。
世事悠悠一转头,断云荒草古今愁。
青山北去黄河隔,白日西飞东水流。
秦有金牛开剑阁,楚无熊虎害鸿沟。
无情萧寺峰前月,几夜蛩声影半楼。
乘暇须登百尺楼,兴亡满眼思悠悠。
天高地下今犹昔,暑往寒来春复秋。
世事无情毛鬓改,关河有路利名忧。
遥思广武英雄日,赤壁烟消酒一瓯。
五斗之粟可以生,折腰殆非贤所能。
即生斯世须妨俗,莫道前身不是僧。
庐阜社中期滚滚,浔阳菊畔醉腾腾。
南山歌罢悠然句,谁续先生五字灯。
吾闻庖羲氏,爰始开鸿荒。
庖羲既已往,乃复生神农。
厥后有轩辕,继统为三皇。
鼎湖龙去后,尧德益辉煌。
有虞受其禅,恭已垂衣裳。
禹承精一传,克绍唐虞芳。
猗欤叹日跻,复见商成汤。
穆穆歌敬止,亦有周文王。
嗣武建皇极,周德日以昌。
圣神相继作,治道弥昭彰。
所以八荒内,淳风浩无疆。
唐虞既辽邈,三代亦荒凉。
诸侯纷僣窃,列国互争强。
危舌利如戟,巧言媚如簧。
孔孟思济时,辙迹周四方。
徘徊无所遇,怀宝徒悲伤。
陵夷至嬴氏,不啻豺与狼。
治道已荡然,淳风亦沦亡。
芒砀龙一奋,仗剑扶颓纲。
所悲杂霸术,垂统未甚良。
累叶称善治,不过臻小康。
东京既失御,群雄起陆梁。
伏龙徒奋迅,凤雏空翱翔。
天意挽不回,炎精竟无光。
六朝迭兴废,四海日扰攘。
忽生龙凤姿,唐祚开晋阳。
奈何同气亲,战血流宫墙。
牝晨秽宸极,麀聚渎天常。
治道杂王霸,奕叶多昏狂。
比之炎汉时,已不相颉颃。
回首视唐虞,深渊与穹苍。
有唐既迄运,刘石遂披猖。
中原数千里,幻作征战场。
皇天命贤主,挥戈扫欃枪。
陈桥属猪人,遂著龙袍黄。
立国尚忠厚,颇胜汉与唐。
惜哉三百载,教化未汪洋。
遂令三代前,淳风竟茫茫。
端居茅檐下,感此心傍徨。
仰天动长吟,浮云自悠扬。
试向高阳访酒徒,经过邺下问黄须。
相逢意气从牛饮,要遣功名到狗屠。
废苑呼鹰花未落,繁台射雁草先枯。
沼吴霸越寻常事,已办扁舟向五湖。
《长门赋》与《白头吟》,怨悱凄凉变雅音。
毕竟古人恩义重,挽回犹可借文心。
猜您喜欢
三仕陪从契分深,每高谈议豁尘襟。
十年脚有随车雨,一片心无徙木金。
晴雪梅花曾汉上,白云秋水又汾阴。
黑河沙土扬州月,别后相思直到今。
尝拟骚人作问天,贤愚谁后复谁前。
尘冠一拂岂徒尔,霜简千年要凛然。
自许已知吾计拙,并驱那敢子争先。
南风雁足诗来好,归思遥生秋草边。
瀚海东边百尺崖,崖头霜鹘矗云开。
红香晓动千官合,绿涨春围万马来。
俊气共知为异物,老拳真见不凡材。
当时宠锡非无意,已有光辉极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