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
瓜果夜深,斜河拟看星度。
匆匆便倒离尊,怅遇合、云销萍聚。
留连,有残蝉韵晚,时歌金缕。
绿水暂如许。
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
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
扁舟夜宿吴江,正水佩霓裳无数。
眉妩。
问别来、解相思否。
注释
星度:指传说中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销:一本作“消”。
眉妩:谓眉样妩媚可爱。典出《汉书·张敞传》“张敞画眉”。
赏析
《惜秋华》,梦窗词入夹钟商。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四仄韵,下片六仄韵。《梦窗词集》收此词调五首,也因句逗有异可分为三格:上片八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
“七夕”词除此之外,梦窗集中尚有《六么令·七夕》、《荔枝香近·七夕》、《秋蕊香·七夕》、《诉衷情·七夕》、《惜秋华·七夕》、《醉蓬莱·七夕和方南山》、《凤栖梧·甲辰七夕》等七首词,可以互相参阅。
“盐官”,即浙江海宁县。三国吴时置盐官县,其后历代名之,元升县为州,改为海宁州,即今海宁。据《宋史·地理志》:两浙路临安府县九盐官,上绍兴,中升畿。
“数日”三句。“枣”者,早也。扣题送人归盐官。此言连日西风紧吹,打落了成熟的枣子,似乎在催促友人早早回“盐官”去。“瓜果”两句,点题“七夕前一日”。此处是说:明天就是“乞巧”夜,所以现在就要准备好祭祀用的瓜果,准备明晚仰视天河,看牛郎织女鹊桥会。从以上五句,读者可体会到词人所送的人,他“归盐官”是去与亲人团聚的。因此要催他早早归去;并喻之牛郎会织女。“匆匆”两句,词人感叹。词人送人分别在即,他倒上两杯离别酒对饮,并祝其旅途平安,且又惆怅地叹息着:人生真是离合无常,我们俩好像那空中的白云,水中的浮萍,聚散两依依。“留连”三句。言两人离别依依难舍,所以听到树上寒蝉凄切的鸣声,就好像听到了它在唱着劝人及时行乐的《金缕曲》。上片紧扣“送人”。
“绿水”三句,别时之言。词人说:现在我们还暂时相聚在岸边,很快你就要乘舟而归“盐官”。你走之后,旧居南墙外的竹林中,槐树荫里那些我们经常相聚的地方,很快就会冷冷清清。“此去”两句,点出友人去处。“杜曲”,在长安县南,为唐时杜氏世居之处,这里借喻“盐官”;“紫宵”,指京城临安。此言友人回到盐官之后,从那里到临安就非常近。两句也暗示友人已有机会入京去为官吏。“扁舟”两句。言词人估计:友人今晚的行舟将会在吴江上留宿,如果他夜晚观赏吴江水景,在月光照射下,吴江上水波粼粼,好像有无数个飘动着佩带,在跳着《霓裳羽衣舞》的仙子一样。“眉妩”两句,为友人盐官家人设问。此处是说:友人到家后,亲人定会兴高采烈,并且询问你,在分别后可在想念我吗?下片从离别后生发开去。另据词中的“夜宿吴江”,可猜测到,词人送友之处是在吴中。
猜您喜欢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分类: 七夕节
簟波皱纤縠。
朝炊熟。
眠未足。
青奴细腻,未拌真珠斛。
素莲幽怨风前影,搔头斜坠玉。
画阑枕水,垂杨梳雨,青丝乱、如乍沐。
娇笙微韵,晚蝉理秋曲。
翠阴明月胜花夜,那愁春去速。
山远翠眉长。
高处凄凉。
菊花清瘦杜秋娘。
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
风力偏狂。
一年佳节过西厢。
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望碧天书断,宝枕香留,泪痕盈袖。
谁识秋娘,比行云纤瘦。
象尺熏炉,翠针金缕,记倚床同绣。
月亸琼梳,冰销粉汗,南花熏透。
尽是当时,少年清梦,臂约痕深,帕绡红皱。
凭鹊传音,恨语多轻漏。
润玉留情,沈郎无奈,向柳阴期候。
数曲催阑,双铺深掩,风镮鸣兽。
乔木生云气。
访中兴、英雄陈迹,暗追前事。
战舰东风慳借便,梦断神州故里。
旋小筑、吴宫闲地。
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
枝上露,溅清泪。
遨头小簇行春队。
步苍苔、寻幽别坞,问梅开未。
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
此心与、东君同意。
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
怀此恨,寄残醉。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
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
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